所谓电影“工业化”,一场被资本绑架了的流量输出
在中国,电影工业化机制渐渐走向了成熟。主流电影的艺术性被严重地削弱,每一部商业电影成功的背后,是资本的产入与产出,更是流量变现的数据可视化。
电影成就了好莱坞,好莱坞改造了电影
电影诞生于欧洲,发展于好莱坞。上世纪的人们无法忘记,是好莱坞渐渐完善的工业机制让成千上万的美国电影得以摄制与播放。在好莱坞,视听思维一次又一次地被颠覆与创新,在那片生产电影的土壤上,成就了一批又一批能名载电影史册的优秀导演。而它,也在改变着世界,一次又一次地推动着电影商业化与工业化的发展。
一提起好莱坞,人们便会想起大片这个词,当今时代,好莱坞已成为了市场电影的代名词,在中国只要是好莱坞的片子, 口碑和票房必然不差。好莱坞有一套完善的机制来保证影片的收益,制片人制度,合同制度,明星制度在好莱坞有着上百年的运作模式。它们共同保证了电影的量化生产,上百年的积淀,让好莱坞电影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电影风格与电影语法,甚至影响着电影史的发展,在一些国家,甚至好莱坞的类型化已变成了电影从业者们争相学习的典范。
五代之后,中国再无主流的民族电影
在上世纪80年代末,曾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中国导演们,他们以电影为武器,深刻揭露了民族之殇,人性之念,反思过去国家所经历的磨难与浩劫。五代之后,伴随着是中国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制片厂的瓦解和电影的市场化让资本逐渐渗透到电影生产领域,越来越多的电影从业者开始学习商业电影的运作模式,伴随着炒作与宣传,明星化,商业化已经和电影挂上了钩。现在,电影变成了一个流量工具,没有人再把它当作审视历史的镜子,更多的是觉得它好看。电影的艺术性在被逐渐削弱,大量的粉丝群体是电影票房的保证。许多电影在上映前无论是制作人员,剧本本身还是宣发制度,都在保证着粉丝的流入,这就是现在电影演员片酬,宣发费用往往在电影生产费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的原因。
电影首先是一个工业,接着才谈艺术。如果连电影都无法制作出来,何谈所谓的艺术?如今,中国主流电影正渐渐地走向商业化与工业化。大资本的流入,IP的衍生与孵化,让流量变现能力在电影生产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说,在现在的主流电影中,没有纯粹的艺术电影,更多的是娱乐元素的注入。电影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兼顾,是每个电影从业者应该思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