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九月份,被好友安利央视热播的纪录片《零零后》,看了一集,便再也停不下来。看的过程中感叹加心慌:几年前的世界还是我们90后的,如今非但被喊叔叔阿姨,而且地位已被00后取代。《零零后》是中国第一部十年跟踪孩子成长的纪录片,五集看下,我一个96年的老女人被一个叫一一的小朋友圈粉了。
不满两岁,一一就上幼儿园了,其他小朋友都三五成群,唯独她总是一个人玩。小小的人儿认真地说:“我喜欢单独玩儿,我觉得一个人挺好的。”大人叫她跟小朋友们一起玩,每次她都拒绝,并且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步入中学,13岁的她还是安静内敛、谈吐自如、思辨能力突出,有一种超乎年龄的成熟感。对于安静的自己,她这样解释:“我觉得要求人是外向这件事情,它首先肯定是有它的目的的,是为了让人们更加紧密地抱团在一起,然后创造一个更好的社会吧。但是我觉得从本质上讲,其实它对内向的人是有点不公平的,它要求每一个内向的人都变得外向。其实内向的人也有很多自己的优点的,比如说能更好安静地思考沉淀。”
哇一声,我老泪纵横——知己啊!这不就是一直以来我想表达的吗!
想当年,诸如此类的行为与言论统统被父母鄙视——
“要去跟小朋友一起玩才好,不然会变成呆小孩哦!”
“啊呀,太安静啦,你看看别人的小孩一个个活泼乱跳的!”
“是呢,我家小A比较喜欢自己待着看书——欸,小A啊,别整天抱着书啃啊!”
“小A啊,人家有很多朋友,怎么你那么少?没事多交朋友······”
“小A啊,听话,这么内向是没用的,你要学着改变,不然会害了你啊······”
然而我意志坚定,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在性格方面常年被父母唠叨,却依旧我行我素。在内向这条路上走了21年,我从未遇上“内向”企图谋害我的事。
我乐于内向。
可是内向的人总会被父母、亲朋好友苦口婆心地奉劝转换性格,并被深深地担忧身心发展和未来发展。他们说,“内向是不好的性格。”
“文化习惯把外向的人想象为乐观、开朗、热情、自信、进取,把内向者联想为保守、压抑、退缩、不安、胆怯、不合群。”差不多识字的人都会说,外向是受社会欢迎的,内向是不受欢迎的。
这对内向的误解到底是有多深啊!
内向,心理学是指气质中指向性的一种,人的语言、思维和情感常指向于内者,表明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占优势。内向者的能量多来源于自身内在世界——如思想、情感和观,善于保存精力,为避免被过分消耗,因此需要限制自己的社会交往。
我内向,喜爱安静,但并不是孤僻;我较少发表言论,因为我重视主观世界,好沉思、善内省;我不喜参加多人聚会,并不代表我不善交际、冷漠或缺乏自信。
我内向,并没有什么不好。
在大多数人眼里,成功人士,一般都能言善辩,能说会道,临危不惧、面对大众款款而谈,靠的就是外向的性格。
暂且不去深究这个命题是否成立,反而我们来说说内向者的优势。
内向者倾向于做事有计划,不凭一时冲动,遵循伦理观念。在处理视觉信息的时候,内向者的大脑某些区域更加活跃,因此显得更注重细节。同时,做决策时,愿意花大量时间思考,更能专心致志地奔着一个目标努力。
研究表明,很多科学家、哲学家、伟人、艺术家、创业者都因为发展了很好地内向能力而让自己能在浮躁的社会里沉静下来,独立思考,富于创意,最终取得成就。
例如,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斯皮尔伯格、村上春树、爱因斯坦······世界上70%以上的成功者其实是性格内向的人。
爱因斯坦十六岁时报考苏黎世的联邦工业大学工程系,可是入学考试却告以失败。看过他数学和物理考卷的该校物理学家韦伯先生,慧眼识才,称赞他:“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但是你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你不想表现自己。”对于不想表现自己这个“缺点”,爱因斯坦“死不悔改。”他晚年写给朋友的信中说:“我年轻时对生活的需要和期望是能在一个角落里安静地做我的研究。”
外向人群是文化价值导向下的可爱一族,内向也不是一种缺陷,也应该得到欣赏与赞扬。
作为一个内向者,我真的很讨厌他人露出些许担忧的神色对我说:“可是,你太内向欸······”
内向和外向是性格的一个维度,并没有好坏优劣之分。
我就是一个内向的人。挺好。在内心的思索中,安静地构建自己的小天地,演绎生活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