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敏捷社区里有位朋友谈起《语言的魔力》,两天后另一位老师在群里回复他正在看,再次做了推荐,当时我马上下了单,到手后就一次性读完了。
那一次读书,我记忆最深的是:
- 理解层次:环境因素,行为,能力,信念/价值观,自我认同和精神议题
- 从“失败”框架转向“反馈”框架
群里多次提到的理解层次,终于知道了,满满的获得感。
多次创业失败,让我的家庭生活开始变得艰难,怀疑自己的能力,特别沮丧,开始有了一些限制性信念:我的能力不够导致失败 或者 创业太难了。
“反馈”框架让我可以不只从“成功”或“失败”来看待创业,我灵魂深处渴望工作和学习,反馈和创造对于我的学习又是如此的重要。
前两天敏捷社区的朋友刚换了工作帮我做了两次教练对话,我又记起他提起的这本《语言的魔力》,于是在这个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再次从书架上拿起本书,从后开始向前翻。
首先看到了限制性信念,记得有一次和一位教练谈话,她提到我有很多限制性信念,我一直将这个概念记在心里,也没有寻根问底。
回应术图中的案例是癌症,一种疾病,现在的新冠病毒也是传染病,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从图中可以发现,短短一句“癌症导致死亡”,包括了如此多的可能性。
案例中的原因-"癌症",也可以从经验,情景,意图和形式多个方面。
寻找促成的原因,会令我们把问题或结果看作由过去某些事件或经验所导致。寻找限制性原因,会令我们把问题或结果看作是当前进行中的情境所带来的。考虑终极原因,我们会认为是当事人的动机和意图产生了问题或结果。若是试图找到问题或结果的形式原因,我们则会把它看作是用于情景的定义或假设的作用。
第一章的故事再次让我看见了那个正在奋力学习打篮球的男孩。
一个男孩正在奋力学习打篮球。他想跟他的朋友们在一个组,可是他的投篮、接球都不好,甚至有些害怕球。随着球队练习的进行,他越来越气馁。他告诉教练他想退出,因为他是个“糟糕的球员”。教练回答说:“世上没有什么糟糕的球员,只有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不自信的人。”教练站在男孩对面把球掷到男孩手中,要求男孩发球,并把球扔回给他。而后教练退后一步,温和地将球投到男孩手里,要求男孩投回去。教练一步一步地退得越来越远,直到男孩隔着很远也能轻松自如地发球和接球。男孩有了自己能学习的信心,他回去继续练习...
在我不同的内在状态下,罗伯特·迪尔茨通过《语言的魔力》告诉我的也不一样。再次读完书后,最重要的仍然是练习,先提一个问题:
最近的工作中,我的限制性信念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