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佛教对审美影响想到

意境之中,境有尽而意无穷,恰好和佛家的色空相对。境之于色,意之于空
佛家境界有三重,一曰凡夫之境,堪不破自身的欲望,看到的世界直接受欲望驱使,眼中的众生无出自认为左右;二曰初悟之境,心态日渐平和,看到事物表面的样子;三曰得道之境,美人枯骨,目光犀利鞭辟入里
而意境之妙在回味无穷。由境生幻象,如风月宝鉴之于贾瑞,不过凡夫;看境之如境,看到表面的声色,那么即使是伟大的艺术品,一众看客也只停留在初级关怀的程度;睹境思意,由所见实物体味到背后波澜的情感亦或历史潮涌,也许是体会意境的最高层次
但是诗家又有云,一层为物二层为情三层以物抒情托物言志,似乎是从物的角度进行阐释,又似乎是看破表面直达本质后的叙述。不解不解,不妥不妥,似乎不可以和境界直接相对,但是似乎由境界演化而来
儒家写实,以理性规范了行为,是由简入繁的过程;道家浪漫,主张追求自由,是删繁就简的过程;而佛家的意境,孜孜不倦探寻空的境界,是外繁内简的状态。如果以三者的对比来解释王昌龄对诗的概况似乎可以自圆其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久违了,我的学习,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很长一段没这么去用全身心去学习这么一件事。虽然也是单位安排的,但是感...
    snowing1阅读 113评论 0 1
  • 这几天, 高三学生杀师案, 堵得人心口疼, 有些话真是不吐不快, 吐了难道就能快? 不由让人深思我们教育的未来。 ...
    送人玫瑰阅读 531评论 2 3
  • 什么是知识?这真是个好问题。小时候每天都在上课,到了高考,到了大学,每次功课都不错,但是是必须要去学的东西,没想过...
    小殷老师阅读 175评论 0 0
  • 由于今天早上我起得稍晚一点,没有带午饭。于是中午下班之后我跟着公司同事一起下去公司楼下附近吃饭。我一般很少下去楼下...
    1厘米8光年阅读 1,61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