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命是如此普通,以至于在历经种种痛苦、挫折、磨砺、坎坷之后,我仍然觉得它并不如我想象的那样果敢与坚强。这令我联想到,究竟什么样的生命才可以能够久经风雨而依然璀璨如处子与处女一般焕发出赤诚的少年之心,而不具有沧桑与苍老的心态?我想那样的生命倘若存在,他们一定动若脱兔,静若寒蝉的吧!
在我伏案写作的时间里,思及到生命的杂质与浮尘时,令我想到少年时代读到过的一本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它通过描述主人翁保尔.柯察金的成长中经历的艰苦历程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将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成为钢铁战士。
我想这样的钢铁战士的生命应该是金刚一样纯粹而又坚韧的吧!
反思自己的半生,省察自己的内心,我才恍然大悟:那些人世间的疾苦与痛苦,都源自于得不到的烦恼,纵然得不到,却又放不下、不甘心。这种生命的状态,恐怕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感知到的贪欲吧!正是因为贪欲的存在,才让人之初,那一个个上善若水的生命有了杂质与浮尘。
我们最为宝贵的东西其实不是时间,而是生命。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应该及时沉淀生命的浮尘与杂质。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因此,我们应当这样度过我们的一生:当我们回首青春年华与往事的时候,不因为虚度了此生而悔恨。
加拿大著名的教育家马克斯范梅南教授说,教育学是迷恋他人生命成长的学问,这种生命的成长体现在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就是精神人格的成长与能力的成长。其中精神人格的成长就是红色文化所全面锤炼的端正的人生态度以及钢铁般意志的形成。另一部分能力的成长,确实是需要反反复复的在工作,学习及生活、事业中锤炼的思考力、审美审思能力、观察力、语言的表达与演讲能力等等。
我想当我们生命内在的贪念与欲望被精神人格与能力的成长所代替,我们在芸芸众生之间与人际相处时,是否还会有许多的因为失去而产生的嫉妒、痛苦等感情状态呢?中国的古话说得好:“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这正好反映了生命的杂质与浮尘被沉淀时的个人生命的清晰状态。
我宁愿做一个不因为贪欲而失去自我的佼佼者,也不愿意成为一个视贪欲为生命的出类拔粹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