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杨幂刘恺威的离婚的消息引爆网络,这场被传了两年的婚变终于画下了句点。两人同属的公司嘉行传媒发布声明称,两人今年和平分手,结束婚姻关系。
于是很多网友开始骂刘恺威渣男,其实只要小糯米没有受到伤害,两个人不爱了就分开吧,往后余生,各自欢喜。
所以刘恺威算不算渣男,我不知道。
但是下面这一位绝对是渣男,而且是渣男中的战斗机。
渣男榜金牌得主:元稹
对,就是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元稹,就是和白居易合称“元白”的元稹。
《离思》
唐·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首《离思》是元稹的诗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也是基本上所有初入社会的人对爱情的向往。
这首诗是稹悼念亡妻韦从而作,第一次读到这首诗,我觉得元稹真是个深情的男人,但是当了解了他的渣男史,谁又能知道元稹一生中可谓情场老手,纵观他一辈子的感情经历之后,“沧海,巫山,君”或许并不是韦丛一人。
元稹第一段感情是和崔双文,没错,就是《莺莺传》里的崔莺莺,《西厢记》里面的崔莺莺的原型。
但是元稹毕竟是个有抱负的文人,所以他必定要去考取功名,谋得官职再谈儿女情长。然后就是常见的剧情,女子在家等候元稹金榜归来……
然后第二个女子——韦丛,走进元稹的生活。韦丛是当时的京兆伊的女儿,他的掌上明珠。当时元稹落榜。但韦夏卿觉得元稹是一个有才之人,必定能考取功名,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元稹。元稹为了功名就迎娶了韦丛。
至于崔双文,早就被在洞房之中的元稹忘到了九霄云外。
多年之后,元稹又想起了崔莺莺,可能觉得有些对不起她,便写了一本书《我的初恋》,学名《莺莺传》。在这本书里,他叫张生,崔莺莺就叫崔莺莺。在这本书里,他为自己始乱终弃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理由。
他说,莺莺是天下之"尤物",认为自己"德不足以胜妖孽",只好割爱。
这叫什么理由?
但是不知是时来运转,还是韦丛是个福星,元稹确实没让老丈人失望,娶了韦丛之后仕途一顺再顺,可是当他意气风发出使成都的时候,遇到了他人生第三个女人——薛涛。
薛涛是个可以比肩卓文君的才女,诗词遍九州, 她制作的“薛涛笺 ”一直流传到至今,她的诗词让当时的文人雅客为之倾倒,她还是一个名满天下的名妓。遇到元稹的时候,元稹差不多三十一岁,她已经四十二岁了,但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两人初见,相识到相知,相知到相别,不过短短三个月。三个月他们的感情就如同干柴烈火灼灼燃烧着,而此时韦丛卧病在家,此时的元稹和薛涛在成都这个热情如火的城市享尽人间合欢。
《池上双鸟》
唐·薛涛
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
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
两人每天不分你我,朝朝暮暮都缠绵在一起,元稹回京之前,薛涛竟然不能自拔了,写了一首《送友人》说“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元稹一看,回了一首《寄赠薛涛》,其中有一句”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道尽对薛涛的思念之情。然后元稹又信誓旦旦地对薛涛说自己要娶她。
后元稹参劾为富不仁的东川节度使严砺,由此得罪权贵,调离四川任职洛阳。
从此,再也没跟薛涛见过面。
元稹走后薛涛极为思念元稹,但是她知道自己一介风尘女子,于元稹仕途无益。于是她留下了一首《春望词》毅然遁入空门。
元稹离开薛涛之后,韦丛去世,立志”取次花丛懒回顾"一生不再续弦的元稹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又娶了李景俭的表妹安仙嫔。
当时的元稹正在守制期,依照风俗这期间是不能再续的,所以当时这段感情就连白居易都有意劝缓。
但是好景不长,安仙嫔跟了元稹三年,同样因病去世。此时元稹才三十多岁,正值壮年。
于是,很快,他又娶了第三任妻子,裴淑。这个妻子陪伴了元稹一生,直到元稹去世之后,她才去世。
裴淑也是名门女子,大家闺秀。但是她跟元稹的爱情,却不像韦丛一样甜蜜。自从裴淑嫁给元稹之后,元稹就开始了频繁调动的生活,往往很长时间见不到一次面,见面也很快就会分别,裴淑独守空闺,十分苦寂。
而此时的元稹也不堪寂寞。于是在元稹四十四岁担任岳州刺史的时候,另一位和薛涛比拟的才女刘采春出现了。
与薛涛同是唐朝四大女诗人之一的刘采春,不仅诗写得好,歌还唱得特别好,她的歌声名动江南。元稹当时作为有妇之夫,遇到了已经有丈夫的少妇刘采春,于是在元稹的狂轰乱炸之下,刘采春也屈服了。他同样给了她薛涛的承诺,于是刘采春离开了丈夫去跟随他。
《赠刘采春》
唐·元稹
新妆巧样画双蛾,谩里常州透额罗。
正面偷匀光滑笏,缓行轻踏破纹波。
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
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
殊不知,几年后,元稹调离江南,也像抛弃薛涛一样,丢下了刘采春。
而刘采春的选择,却不是遁入空门。她为了元稹,离开了疼爱自己的丈夫,离开了本来甜蜜的,无忧无虑的生活,最后却换来了无情的抛弃。
渣男元稹走后,刘采春投河自尽。
崔双文,韦丛,薛涛,安仙嫔,裴淑,刘采春。与这六个女人的爱恨纠缠贯穿了元稹的一生。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吟着这两句诗,荣登“中华渣男榜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