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集团换帅不到三天,却因为“霸权合同”一事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新合同主要有以下几点引起争议:
1、作者创作的书,直到作者死后50年,版权都归阅文所有。
2、作者和阅文不再是合作关系,而是受阅文委托创作的,著作权属于阅文。
3、如果作者的作品遭到侵权,打官司时由作者自己掏钱。
4、作者虽受阅文“聘请”,但双方并非劳动关系或雇佣关系,作者不享受阅文集团福利。
5、合同签订后,阅文享有作者下本书的优先权。如果作者发新书,在其它平台发布,需要首先通知阅文,如阅文没有签约意向,才能在其它平台发布。
6、合同签订后,作者能得到的是,扣除运营以后,读者付费后“净利润”的分成。
7、阅文拥有作者所有社交账号的支配权。
8、阅文若对作者作品不满意,可由阅文方面找他人“续写”原作。
5月3日凌晨,阅文集团发出公开声明,正式回应“霸权合同”一事。公开声明中强调作家才是阅文平台的基础。外界盛传的推行“全部免费阅读”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说法,阅文集团坚定地认为,必须稳固和深化付费阅读粉丝生态。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阅文方面同时表示,目前网络上流传的争议合同是2019年9月推出的,并不是传言中今年4月28日推出的新合同。阅文收到了外界对该份合同的批判和建议,阅文将会重新审视,修改不合理的条款。
微信读书针对阅文版权作品的限时免费活动,阅文方面承认是渠道运营不当和管理失误。阅文同时表示,该活动目前已下线,不会对作者的收益产生影响。
同样在5月3日,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著名网名作家唐家三少在微博发长文谈及了他的看法。
对于争议合同,唐家三少表示,在签合同时候一定要找专业的人帮忙看看。能签的就签,不能接受的条款,一定要据理力争。
谈及网文免费阅读一事,唐家三少认为这个模式成真的可能非常之小,阅文如果选择所有作品免费,这是自毁长城的行为。
唐家三少同时还表示,“阅文的新领导团队刚刚到来,首先他们先要了解这里的一切,才能做出相应的应对。也让我们多给新团队一些时间。或许我们可以不相信阅文、不相信起点,但我们应该相信腾讯。”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说一下我的看法,也不成熟,不喜请勿喷
我小的时候就开始写小说了,那时候真是没有发表的渠道,除了纸媒,哪有网络?
母亲帮我四处联系过,那时文笔青涩,也没有老师指点,更不知道各种技巧,当然不会有什么伯乐。
但我闷头傻傻地写作,当时的梦想就是考上中文系,只和文字打交道,不关心任何世界上的任何其他事情。
后来,家里出了变故,我也没有继续读书了,但未曾告别写作,这是贫苦时唯一可以慰藉我的无声言语,故事中我可以忘记家庭的不幸,依然活得像个孩子,无忧无虑。
年轻的时候,我总感觉自己没有资格去爱,既不漂亮又没有钱,为了一日三餐发愁,浪漫和爱情如此遥远,即便就在我的身边,但那是男孩子的快乐,和我无关,他们的追求如隔了云海雾山。
所以我深深懂得张爱玲的悲哀。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再后来,有了网络,我是极早接触网络的人,因为我身边有几个喜欢上网的朋友,总是带着我玩,蹭他们的网。
而我依然是自卑的,无力改变自己的,那几年自闭到不看电视、不看电影,不看新闻,只知道埋头写作。
后来慢慢网络发展起来了,记得有一次上网吧敲自己的小说,走得匆忙,把我写完的一本手抄本落到了网吧,再也找不回来了,那些丢失的文字哦。那些文字都是三天两天就几万字,一气呵成的真情实感,永远找不回来了。
再再往后,发到坛子里,坛子黄了,文字没有留存,也丢了。
又过几年,终于可以不再为温饱发愁,也能够有自己的电脑和网络了,结果傻冒如同白雪一般的心被网上文坛中的欺骗碎了一地,十年,我放弃文字十年,因为那种伤害难以愈合。
如同《房思琪的失恋乐园》作者林奕含,她始终无法相信,教语文的老师怎么可以道德如此肮脏,如此龌蹉,连带着毁损了她心中的圣地——文学,于是她凌乱了,她迷失了,她坠落了。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十年之后,我终于明白,人心可以是黑的,但文字不是。
当我重新拿起笔,鼓起勇气写作时,网文却再次被打入寒夜,而且不知何时能够走出阴暗。
慨叹人世崎岖,世事多变的同时,我依然不想再松开这笔,这字,哪怕活在自己的天地中,哪怕只为了慰藉自己的心,依然还是要写下去。
一方面很希望作者能够结成联盟,一面方又很担心他们,只是不知网文的未来在哪里?
【我是人鱼薇沫】年读书超过100本,提升自我成长,帮助他人认清世界,离开狭窄的个人天地,如果这答案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