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我的家距离学校不过两站地,而我已经是初中生了,可是我妈妈就是不放心我自己走,不让我走路,我总可以和同学一起坐车吧!也不让,妈妈非要每天接送我,真是让人烦死了!她还很爱喊我的小名,总是宝宝宝宝的叫我,同学们都嘲笑我是无能宝宝,很多同学都不带跟我玩的!这还不算,每天非要陪我写作业,我都跟她说了,不用陪,我自己可以,不行,非要每天陪着,弄的自己睡不好,然后说都是为了我!我真的想对妈妈说,别对我这么好了,请少爱我一点吧!我也想试着洗洗衣服,做做饭,哪怕是煮包方便面呢,也不用被人叫无能宝宝了!
妈妈:现在的孩子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那个时候想让父母管,父母都没有时间呢!为了他学习好,我辞职做了陪读妈妈,一天三顿饭的伺候,结果他还抱怨我束缚他,不给他动手的能力,现在孩子的学习多重要啊,那是分秒必争,那些小事他长大了再做也不迟啊!
这是一对母子来咨询时的一段对话,母亲感觉自己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孩子总该懂事,可是孩子不但不感激,而且非常反感母亲为自己做的一切。母亲为此非常苦恼。
我们通常认为倾其所有的关怀就是爱。这种爱包括无微不至的关怀与问候,时刻的陪伴与提醒,省吃俭用给予无尽的财富,经常性的表达爱之语等等,然而,这种爱并不是所有时候都会被珍惜,甚至有时候不被接受还会产生怨恨。
无微不至的关怀来自于强迫症
其实有类似苦恼的并非这一位母亲,我还见过一个妈妈为了照顾孩子,自己琴棋书画都会了,孩子在哪里上学,他们就在哪里租房,最后孩子大学,不在这个城市了,居然辞职跟着孩子到了上学的地方,可以说一切以孩子为先,可是孩子却宁愿住在宿舍也绝对不想回家看看妈妈!
类似的妈妈都在问:我什么都给孩子了,为什么孩子不珍惜?不快乐?我还要怎么做?孩子才会满足!
只有在我们听到这些父母的举动时,或许能意识到这些爱是不健康的,但是发生在自己身上时,似乎难以跳出自己的视觉去观察,这份爱是如何伤害孩子的!
这种关怀俨然已经上升到了一种病态,心理学有个专业的词汇叫做:“关怀强迫症”指依赖别人对自己的依赖,喜欢关怀别人,不去关心别人自己就难受。强迫关怀是病态的,并且是自恋的。例如食物是好东西,但是,你硬要一个吃饱了的人吃食物,这就是一种伤害。一个只是渴了的人,硬要给他食物,也是一种伤害。强迫关怀症者喜欢把自己认为是好的和对的东西强行让对方接受,而毫不顾忌他人的需求程度和需求内容。
在他们的世界里有这样滑稽的信念:我认为是好的,你也必须认为是好的;我认为所有人都需要,所以你也会需要。他们会把自己的观点先自我泛化到全世界都是这样的,让自己站到道德和理论的制高点,找到归属感,然后再通过认为他人也需要,把这种标准强加给所爱的人。这是人类最初的自恋行为,遵循“我怎样,世界就怎样,他人就怎样”的逻辑。
如果对他人的关怀离开了尊重和理解,就会沦为自私。
关怀强迫症导致反抗、疏离或者被迫顺从
没人喜欢被强加,它剥夺了人对于基本存在的自由。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基本的心理空间来独处,再亲密的人也需要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来感受自己的存在。并且,当一个人被关怀的时候,他接收到的不仅是关怀,更是期待。关怀者会对被关怀者产生更加优秀、过得更好之类的期待。因此,他感受到的是双重压力:剥夺存在自由和强加的期待。
例如案例中的孩子,当一双眼睛在旁边的时候就会感觉到不自由,当偷懒或做不好、做不快的时候也会对妈妈产生内疚,怕辜负了她的期待。
恋人也是这样,当“吃了没”“吃得好不好”的关心被重复的时候,被关怀者就会不想接受,觉得失去自由、窒息般的心烦。同时拒绝时又会产生心理压力,怕伤害到对方。所以,他就会想反抗。孩子也是这样的,当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之后,孩子就失去了自由和成长的能力,一些孩子会温和的反抗,比如阴奉阳违,有些孩子则直接离家出走。
当反抗的力量大于内疚的时候,会选择逃离或抛弃。这时候,被关怀者的反抗只是一种达到极限后的自我保护。当反抗的力量不足以应对内疚的时候,就会转而折磨自己。折磨自己往往沦为顺从。毕竟,我们不能长时间用内疚来折磨自己。为了应对这个内疚,也为了避免和关怀者发生不必要的冲突,被关怀者只好假装需要被关怀。
就如我在幼儿园曾经观察过一个五岁的孩子,他在家从来不自己吃饭,只要父母喂,当在幼儿园被培养出可以自己吃饭的时候,回家还是不吃,因为他妈妈根本没有给他吃饭的机会。而他也学会了顺从,防止妈妈感觉他吃的慢和弄脏衣服的不安,他干脆不吃了,继续让妈妈喂自己吃饭!
如何做一个没有关怀强迫症的妈妈?
第一,转换角度,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他的需求!
关怀强迫症妈妈往往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认为孩子需要她这样做,而不是孩子真的需要她这样做,就像案例中的妈妈认为,自己这样做就是为了孩子好,而不去考虑是否接受,并且固执的认为,无微不至的关怀就是为了给孩子节约时间学习,却不知这样我们恰恰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
给孩子最好的帮助,就是不帮助,我们不用为孩子做事情,我们只要看着孩子做事情就好。试想现在的教育,已经从应试教育逐渐转变为素质教育,一个孩子不会洗衣服,不会做饭,那么自己孩子的动手能力就会比别的孩子弱,我们这样不就是用一颗爱子之心,伤害了孩子吗?所以我们需要转换角度,当自己又想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不如试着想想,假如我是孩子,我希望妈妈怎么做!
第二,遇事多问,更多的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
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孩子想什么自己很清楚。其实说真的,我们不是对方,我们并不清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社会环境不同,教育理念也不同了,我们曾经渴望的,现在孩子根本不会在乎。不沟通全屏自己的想象认为这是孩子需要的,其实这只是我们认为孩子需要的,并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当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去询问他们的需求,而不是自己猜测!
第三,控制欲望,多关注自己!
控制自己想要关怀别人的欲望挺难的,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多去关注自己,提高自己,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给孩子最好的关怀,并不是为他做一切,而是提高我们自己,让我们做一个理解孩子的父母!如果爱孩子,那么就让我们自己学习吧!当我们更多地注意力在自己的身上的时候,孩子和我们都会轻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