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春的一个夜晚,我的爸妈匆忙收拾行李带着我连夜离开了我出生并生活了9年的地方,那是位于秦岭山脚下,依山傍水的一处工厂大院,匆忙到没来得及给我办理转学手续,没来得及和众多青梅竹马们告别
,大人的世界我不懂,直到今天,我也没问过原因。
分别的那个夜晚,记忆更是清晰定格,我对着工厂大门心里暗暗想:别难过,我很快就会回来的!
1986年9月新的学期,我回到了户口本上的籍贯唐山上学,这个我真正的家乡,对于我而言并没有什么意义,我算是第一代背井离乡在异地长大的孩子,我一直坚持认为我出生长大有回忆有童年的地方才是我爱的故乡,父母的家乡和我没有什么关系,多少次在西新楼230-3-8号,我开着窗户看着天,能看好久好久,心里很难过,我想念秦岭,我只想逃离。
因为我说普通话,在学校里被说方言的同学们嘲笑我“老奤儿”,少年的我竟从未生气,心里想:一群老奤儿居然嘲笑我
1991年我妈永远离开了,没有了妈妈的遗憾,一言难尽,要年龄越大体会越深。
1995年我也终于逃离了唐山,一样也是9年,也并不是一无所获,至少遇见了很多相伴一生的朋友。
时间慢慢走下去,我原本想的可以很快回去,慢慢变成了,我恐怕再也回不去了。那些地名我也忘得差不多了,前些年听老爸说工厂已经拆了,变成了风景区,我想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上周由于阴差阳错的原因,必须要去趟西安,非常激动🧐,出发前一晚问了老爸工厂旁边的村子名,问了他工厂学校和村子的方位,老爸记忆中的方位和我的记忆完全是相反的,他当年在工厂是20-40岁的正当年,我有点怀疑无数次在梦中重复的上学的路难道是错的?到了西安办完事情,租了车导航开到了村子口,完全是一片陌生,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绕了几圈没有收获,不死心按我记忆里认为对的方向,沿着小路继续开了几分钟,我认出了原来工厂后面的大山,童年的时光都消耗在大山脚下,捉蚂蚱原地烤着吃,逮蝌蚪,抓野兔、钻火车头……
车开着开着突然就看到了原来工厂的大门,工厂大院已经全部没有了,建成了别墅区,名字竟然就叫“秦岭山水”。整个别墅区规划完美,不知为何却留下了工厂大门这条不足100米的路,像烂尾楼一样留在那里,和周围景色格格不入,我真的激动到热泪盈眶哇,我理解为,为我留的,它立在这里,等了我32年
找到了工厂,再继续找学校,就像游戏里的一步步通关。
记忆里学校在工厂外很远,每天工厂的车接送我们去上下学,偶尔有时车没空或是时间错过了,就得和小伙伴们走路上学,一个人是不敢走的,路过中间的村子有大孩子抢我们的书包,这条上学的路,穿过村子穿过国道穿过树林穿过热闹的街巷,真实走过的次数都没我这三十多年回忆过的次数多,但我没有开车走过,我不知道大路怎么走,以至于开着车走出很远,也找不到,最后要放弃回西安市了,打开高德看到地图上有一条路,两边都是不通大路的死路,从一个小巷口拐进去,去试试吧,开进去,一条林荫路,看到那一瞬间,我知道找到了!
想想记忆里1986年的车水马龙,
再次走在这条荒废的路上,
我心中全部感慨汇聚成两个字---聊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