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必须阅读经典的文案书籍。
我一直认为阅读好的书籍就等于作弊。因为相当于你利用很小的成本(买书)获得了一次与名人的灵魂对话的机会,而且你“窃取”的还是他最精华、最精彩的思想,想想都觉得兴奋。所以,读书是人生增值最快的途径。
我本人在读文案类的书籍时,经常会拍着大腿感叹:我靠!原来这些道理早就在几百年前就被写在书里了,只是我们没有去发现。又或者我经常有很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存在脑子里,但翻开书之后,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来书中早就有答案了,而且总结的更加精辟,更加完整。那个时候真是后悔自己没读多几本书。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几本经典的的文案类书籍。
《蔚蓝轨迹》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文案创作完全手册》
《文案发烧》
《吸金广告》
《小丰现代汉语广告语法词典》
《创意之道——32位全球顶尖广告人的创意》
(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以上书籍本人均有电子版,可以私信我)
当然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经典的文案书籍对于人性的洞察、心理学等领域研究已经非常深了,需要我们潜心学习。但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在互联网的大潮下,究竟文案的创作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又需要如何跟着用户的思想行为的改变而做出应对?
一、互联网时代下文案更需要点趣味性
随着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打破了地域上的限制。微博、微信、论坛的出现让人们可以更加自由的交流想法,分享观点。我可以将自己看到的母猪上树发到微博上制造个热门话题,你也可以将自己小时候的搞笑经历分享在朋友圈博各位看官一笑。
这样的转变也使文案有了更多的传播属性,比如我们在微博上看到一则好玩有趣的文案或创意时,忍不住就把它转发了一次,下一个人看到后也觉得挺好玩的,于是把它分享在了朋友圈,第三个人看到了,觉得它可以给自己的公众号带来流量和粉丝,顺手就把它放在了自己的公众号上……
移动互联时代的传播带来的裂变作用绝对是变不容忽视的。
比如北京大雨之后用杜蕾斯做鞋套的创意就是很好的例子,短短数小时内,转发量突破了七万多条,并且还在持续升温,牢牢占据了当日微博热搜第一名。很多网友立马路转粉,而这一切只是源自一条微博,并没有投入太大的宣传费用。
前段时间很火的薛之谦H5刷屏事件也如出一辙,除了薛之谦本人的明星效应之外,视屏的趣味性让网友忍不住不转发。并纷纷感叹:原来H5还可以做成这样。
通过以上两则案例可以看出,网友愿意进行分享的东西都有一定的趣味性。正如大卫奥格威所言:如果大家觉得无趣,产品不可能卖得出去,你只能靠让他们感兴趣来卖产品。
二、争议性的广告更容易引发全民浪潮
除了趣味性之外,网友更愿意关注一些有争议性看起来像吵架的文案。正所谓看热闹不嫌事大,网友对于一些商家和竞争对手在网上打嘴仗的情形更是喜闻乐见。
在互联网没有出现之前,也有这样互相攻击的广告出现,但往往时效性差。比如两人打架,一方出拳打了另一方,但另一方可能过了半个月才出拳反击,围观群众这时候都把这件事忘了。而如今移动互联网时代广告,各个商家在网上随时可以做出回应,这就为双方的大战增添了更多看点。
前段时间神州专车针在网上率先对优步发难,通过吴秀波与海清等明星出阵,直击优步等其他网约车平台的危险性。
但很明显吴秀波那张海报上的“怪蜀黍”,写成了“怪蜀黎”。我们不知这是否是神州专车有意为之,不过却引发了足够的争议性。接着北京优步马上做出回应:
以此来嘲讽神州专车的“怪蜀黎”。大量的网友开始对这件事转发评论,并一边倒地支持优步,话题热度升温。
结果当天晚上搜狗输入法成功借势,搜狗CEO王小川放出了“重制版”的神州专车海报,并在微博中表示要“打对字,做对事”。结果原本属于神州专车与优步的战斗却由搜狗画上了句号。众网友纷纷戏称:神州和优步撕了一整场,最后却为搜狗做了嫁衣。
又比如2014年著名的“去啊”和“去哪儿”引发的混战。
首先阿里的旅行平台去啊发起了挑战:
去哪儿网接着立马回击:
见二者成功炒热了话题热度,同行携程不甘示弱的加入:
最后,驴妈妈也过来凑热闹:
这一场文案大战最终成为了2014年最受关注的营销事件,而围观群众也围着看好戏,一边转发,一边兴致冲冲地评论。结果友引发了其他行业的乱入。一时间成了全民狂欢。
三、互联网时代下的文案需要点态度
都说80、90后是敢爱敢恨、个性鲜明的一代。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中庸之道似乎已经不再流行,我们更容易对一些有态度、有个性的人或事形成记忆点。好好先生已经不再受网民的欢迎,毕竟说了一堆谁也不得罪的好话相当于什么都没说。反而是那些勇敢的表明自己的态度、宣布自己立场的人更容易引发我们的关注。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小众时代也很快来临,我们的交流会呈现更多的圈层化。往往一句流行语只会在一个圈子里流行。当你表明自己的态度和个性时,很快就会赢得同圈层的人们的认同,在网上掀起一股风潮。
比如咪蒙爆火的文章《致贱人》,文中把那些不劳而获、只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的人骂了个遍。当有这样的经历的读者看了之后就会非常有共鸣,感觉就像自己骂了一样痛快,于是就会疯狂转发。如果这篇文章只是唯唯诺诺地讲道理,相信不会有很大的反响。
还有去年非常流行的“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在网络爆红。短短几个字也传达出了作者的态度。潜台词是:现在的工作太模式化了,没意思,而且你这样的老板我也不想伺候了,我就想任性地出去玩一次,谁也别拦着我。这不是非常典型的现代90的想法么?这样的态度立马会赢得同频人们的赞赏。
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江小白酒的文案,也是这类型的杰出代表。这组有态度有情绪的文案深受年轻一代的喜欢。
不难看出这组文案完全使用年轻90后的讲话口吻,并采用了流行的微博@体,表明自己是年轻人的菜,这样的态度很符合他们的口味,开始在网络上迅速流传。
文中讲的只是我个人对于移动互联网时代文案发生改变的一些看法,不足之处还请指正。
但无论互联网的浪潮会带来多么巨大的改变 ,人性是不会变的,人们的心理、消费的行为模式也不会改变,这些都需要我们的潜心研究和学习。
书中自有黄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