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想过,孩子一定要听话吗?我猜想绝大部分家长的答案是:“那还用说?当然要听话才好呀!”我非常理解,因为我初为人父时就是这么想的,直到我跟我的孩子“交手”几百回合之后,我才发现,这个想法并不一定完全正确,孩子并不一定要听你所有的话。
孩子一定要听话吗?这个问题的本质折射着“听话模型”的第一步程序,即“家长发布命令”。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想过:“您发布的命令确实有执行的必要吗?”
如果家长发布的命令绝对有必要执行,而孩子却不执行,那我们就要想办法让孩子去执行。可是如果家长发布的命令可执行可不执行,而孩子选择不执行,那可能就不是孩子不听话的问题了,可能是你的命令有问题,也可能是孩子的性格使然,这并不一定是坏事。举个例子:家长命令:“宝贝,你千万不要碰电源插座!”这是个必须执行的命令,否则孩子可能受到严重伤害。家长命令:“宝贝,你今天上学穿上蓝色的鞋子!”这就是一个可执行可不执行的命令,如果孩子非常喜欢穿灰色的鞋子上学,学校又没有要求必须穿蓝色的鞋子,仅仅是因为家长的个人喜好或意愿就强行要求孩子穿蓝色的鞋子,这反而会挫伤孩子独立思考、选择、判断的能力,阻碍孩子个人性格特点的发展,反为不美。
所以,我个人认为,一旦孩子和家长意见相左,家长千万不要立即武断地祭出“不听话”的标签来贴给孩子,而是应该先想一想,你的命令孩子是不是必须要听。如果是无关痛痒、可听可不听的,家长倒不如索性任他不听,看他自己做什么选择,也不失为一件乐事。成长,就是孩子越来越拥有独立健全的人格,越来越能够自己分析,自己判断,自己选择,最终独立,如果小时候怕他/她磕着碰着冷着热着就全部包办代替,不让他/她自己感受、自己做主,全力打压他/她的自我意识和性格发展,反而会适得其反。如果方方面面都要替孩子做主,让孩子听话,那简直如同旧社会给女人裹小脚一样,结果必然是“扭曲”。
我个人把发布给孩子的命令分为三种类型:第一是必须要听的,如果孩子不听,我就得想尽办法达成目标,这个后面再详述;第二是不听也行但最好能听的,如果孩子不听,我会采取利益诱导的方法把孩子引向我的期望,比如奖励一个棒棒糖呀、晚上多给讲一个故事呀什么的,孩子往往乐于“上钩”;第三类就是无关痛痒可听可不听的,比如我觉得今天风大出门要戴上帽子,他不想戴,那就不戴;我觉得他该喝水了,他不想喝,那就不喝。此类情况,我一律由着孩子的性格来,他想怎样就怎样,我不怕他挨冻受渴,我觉得这就是成长,他体会到了个中滋味,自然就会自己掌握戴帽子、喝水的时机,我相信他会越来越能把自己照顾好。
讲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段子,说是有一个地方为了消除雾霾,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提高雾霾的标准,把PM2.5超过1000才称之为雾霾,这样,当地从此就没有雾霾了。这个段子用在这里也挺合适,家长只要不再对孩子发布命令,自然就再也没有孩子不听话的情况发生了。虽然这是笑话,但是仔细想来,如果家长少对孩子提出一些啰啰嗦嗦、无关紧要的要求,也不要强求孩子事事都要言听计从,少一些规矩、多一些尊重,孩子不听话的情况自然会少很多。到时候你就会由衷地感叹,“原来我的孩子是这么听话的好宝贝呀!”
孩子不听话,家长应该先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还是那句话,“退一步海阔天空”,千万不要步步紧逼,结果闹得身心俱疲。
此文章为育儿不得不说的事原创,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