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奇葩来了》开播,反响相当之火爆。风头不输给同一周收官的现象级电视综艺《跑男3》及同一周开播的《我是歌手4》。
那么这《奇葩来了》是个什么鬼?它是《奇葩说》第3季的前导节目,即后者的海选环节录制的节目。《奇葩说》又是个什么鬼?它是爱奇艺自制的一档纯网络娱乐节目,但前两季在用户点播及广告招商方面都相当成功,算是近两年让业界眼前一亮的网络自制节目成功案例。
高人气的《奇葩来了》的亮点主要有三点:
1. “马晓康”的影响力拓宽了观众年龄范围
“马晓康”,即马东、高晓松和蔡康永三位《奇葩来了》的主持人。三位都可算是“混娱乐圈的没我有文化,比我有文化的不混娱乐圈”般的存在。相比一些不走脑纯开心的娱乐节目,这三位主持的节目被认为在娱乐大众的同时还会以年轻人易接受的形式探讨社会文化现象,输出正确的价值观。这使得该节目的受众年龄范围更广——节目的娱乐性可以吸引低领观众,文化性可吸引更成熟的80后观众。
2. 将自己塑造为《康熙来了》的接档节目
作为一档历经12年、在两岸甚至整个华人世界都颇具影响力的谈话类节目,《康熙来了》于1月14日谢幕。而隔天一档《奇葩来了》开播,从名字(“XX来了”)到主持人(蔡康永)都似乎故意制造一种是《康熙》接档节目的感觉。
对于《康熙》的粉丝来说,因为一档收看多年的节目完结而产生的内心“空档”亟待填补,在“接档”的引导下,很可能被转化为《奇葩来了》的新观众。任凭前两季如何成功,《奇葩说》IP的分量都远不能与《康熙》相提并论,此次是一个《奇葩说》吸引更多、更成熟观众的好机会。至于康熙粉丝能否“留存”下来,取决于:1)《奇葩来了》是否对胃口;2)《康熙》另一半小S未来的去向,她加盟的新节目是否会如法炮制进行宣传并分流一部分观众。
3. IP养大后,不光可以“衍生”,还能“裂变”
我们已经习惯于谈论一个优秀IP如何培育做大,然后衍生出其他内容形式,然后影响力和收入均放大等等。然而从《奇葩说》到《奇葩来了》,却是比衍生更简单直接的“裂变”:一个节目将海选和正赛一分为二。《奇葩说》播到第三季,节目内容必须要加入新鲜元素才能维系住往期的热度。裂变出一个前导节目是一个内容创新的解决方案,同时也直接增加了更多招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