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长剑更有力量的是什么,你知道吗?
1.
一切都在慢慢变好。
受益于昨天清晨朗读材料Steve Pavlina写的《 My Favorite Meditation》,我尝试来做这个练习,一次可能并不会有很好的效果,但也足以让我平静且从中找到力量。
5年后的自己(2023年),首先那时候的自己一定更自信,更具智慧,有自己的成熟作品,勇敢有趣,爱且有力量爱身边的那些闪光的眼睛。我想问她,我现在苦苦寻觅却也得不到答案的所谓方向,我对前路漫漫的忐忑,她有什么建议吗?
她对我温柔悲悯,含笑告诉我,什么都不用担心,眼前的困惑,觉得最难走过的时间,都是生命的礼物。当你走过,会发现并不那么难,且会赋予你更多力量。爱当下每一时刻,每一时刻里的自己和世界,我在这里等你。
切换到5年前(2013年)的自己,在哪里,在做什么,当时最大的困惑和挑战是什么?我一下恍惚穿越到过去。孩子一岁多,我还是个可以熬夜的妈妈,因为她发烧,整夜整夜不睡觉,买来所有相关类的育儿书,立誓要做个全能妈妈。
后来迷上了给她读故事书,在当时的认知里乐此不彼的不停尝试。那时担心的是能不能做个称职的妈妈,什么才是养的好方法。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虽然也内心充盈,但看世界,总还是觉得自己渺小,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
回望这一路,我想对那时的自己说谢谢,每一时刻里都尽力做好当下的角色。工作也不再纠结,知道了比工作更重要的是你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养育孩子的困惑也有了答案,父母首先要自己成长,做孩子的弓,孩子才能飞的更远。父母先有好奇心,在兴致勃勃探索世界,这才是家庭成长的根本。
那些困惑和挑战,对未来的迷茫其实都并不像当时以为的那么大,那么难以克服,不是吗?一切都在慢慢变好,是真的。
2.
武志红曾提到过,他说自己有一段难熬的时期,当过去了之后,他发现很多书,很多故事,很多电影,他都能懂了。
我也偶尔有这样的体验。
这两天读斯科特的书《少有人自己的路:心灵地图》在心灵的力量这一章节,作者说,心灵的力量源于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只有亲近心灵,不与它背道而驰,这力量就会产生。
张辉曾提到过,他有一段时间去寻找活着的意义,看了很多书,最后有点明白的是,除了自我实现,经历苦难也是意义,我当时不能明白。但现在结合斯科特的书来理解,他说,关怀心灵,以旁观者的视角来观察,聆听它,因为心灵总是在经验的缺口和漏洞中显现出来。有时候经历挫折,反而让我们意外地找到了心灵到力量。
把李宗盛说的,这世上没有白走到路,用在这里看,也挺合适的。
为什么之前不能懂的书,电影,故事,都能懂得了,那是因为心灵力量带你体验的深度不同了,不是吗?
3.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上来,比长剑更有力量的是什么?
其实也是我最后想来分享的,之前我单单是知道,文字有力透纸背的力量后,就很震撼。
理解到字面的意思后,只是知道,从那时开始,我也想要学会靠近,积累这力量。后来慢慢读书,知道人要有表达自己的方式,你对这个世界的爱和欢喜,恨还有哀愁,都要找一个出口。
武志红专栏里也提到了文字的力量。是和爱放在一起说的。他推出说爱就是容纳,比昂还有一个非常有穿透力的说法,文字,是巨大的容器。
我暂时只能理解到这里,但我觉得先是明白文字和爱有关,文字本身的存在就是在表达,链接爱,就已经让我欢喜和更重视文字的力量了。
心灵的力量也可以借助文字来表达。文字是爱的容器,它接住心灵的力量,也会继续传达,链接这个世界上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