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俟sì:等待。孔子不等车马驾好就先步行走去了,一方面表示孔子的住处离国君召见的地方很近,另一方面孔子不等待,也是以行动影响御夫加速备车。
国君召见(孔子),他不等车马驾好就先步行走去了。
【感悟】
每当国君有命令召见,孔子总是第一时间就出发,有人认为这一行为表现了孔子的官瘾。其实,“权”本身没有什么善恶,掌握在善人手里,就能造福百姓,权力越大,受益的人就会更多;另一些人则认为国君有命令,必事关国事,可见孔子处理国事重于任何个人事情的心情。做大臣者有这样的心态,表示忠于国家,对国君有深刻的敬意。对于这两种声音,你的胸怀是什么,就会看到什么样的孔子,甚至也会影响自己一生的世界观。
学习本章,我的感悟是:
一、积累福气的最高境界是敬畏之心
如果每个人对规则、条律、伦理拥有本能的敬畏之心,这个世界将会是何等的祥和,他个人的人生之路也会充满福气。祥和,其实是每个活着的人都期盼的。对上级尊重一些,有什么可遭受谴责的?将心比心,如果你在官位,你希望你的部下如何呢?
二、学习孔子的雷厉风行
学习本章,我们还要学习孔子雷厉风行的作风,也就是孔子一贯倡导的“敏于事”。在家里对父母应该这样,在学校,对老师也应该这样。如果连着三道“金牌”发下来,你仍然爱答不理的,不就是一种目无尊长的傲慢吗?
【10.21】 ——入太庙,每事问
入太庙,每事问。
此章与【3.15】重出。详见【3.15】。
学习《论语》可以修心养性!会让生命在百转千回中多一份厚重与福气,我已经在“简书”发表了百余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简书”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