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常的周一晚八点,学生刚下晚自习,我就在办公室里看看书听听研修写写日记。但是今天不一样。我的宿舍里迎来一个小客人。
说是客人,其实不大恰当,他是我的正在上初一的小侄子。他来我这里,美其名曰补习语文,但我不知道是否有成效。他之所以来我这里补习语文,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一、我是我们学校的名师,语文教的还算可以,曾经有许多学生在我手下进步很快。二、小侄子有点偏科 ,语文成绩不是特别优秀。三、我的二嫂,他的妈妈,很焦虑,希望他各科成绩都很优秀。这第三点原因才是主因。可怜天下父母心,谁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呢?
我不知道小侄子心里是否情愿,但他是个听话的好孩子。他既然来了,我就得尽到婶子加老师的职责,不能虚度他的时间。
我先给他提问默写,有一个字不会写,学会了,也算在我这里有点长进。接着让他写日记,他苦思冥想几分钟,似乎不习惯,一时茫然失措,无从下手。但后来写起来,好像文思泉涌,写起来也不慢。至于写的怎么样,一会看看再说。
九点多,我看了小侄子写的日记,还不错。通病是不会加句号和分段。
学习语文,真的没有好的方法,多读多写而已。我曾经给我们班的学生布置五个一:每天看一页字典,每天背诵一点经典文字(以古诗文为主),每天写一篇日记,每天坚持读课外书至少二十分钟,每天坚持摘抄一点文字并仿写或写感悟。坚持这样做,进步最快的是小辉,从七十分进步到一百多分。小晴的文笔进步最快。小如有点懒,一年下来,写作水平提高不多。越努力越幸运,不愿付出努力的孩子就没有机会享受到这种幸运。
我是一位非常努力的中年妇女,下午,完成文学社的活动方案和计划,心无旁骛,写完才感觉头有点疼。大概是思虑太集中了。
我是一个乐天派,别人评价我总有满满的正能量。但我也有忧虑的事。
于家,担忧老妈的身体是否康健,假牙硌的牙龈还疼不疼。孩子的奶奶腿不好,爷爷有肠炎,帮他们买了治腿疼的药和治肠炎的药,又给孩子的爷爷买了保暖背心。担心女儿吃冷的食物,会不会落下胃病。老公整天抽烟喝酒,会不会很伤身体。所以百般尽力,力求照顾家人更好一点。今天,听姐姐说把老妈接过去了,我才稍稍放心。不然,把老妈自己放到一个大院子里,总是担心。
于工作,担忧孩子们期中考试考不好,自己落个误人子弟之实,更担忧孩子们的前途受损。所以每天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费尽心思使自己的课多一点时效,找一些题让他们练习。昨天和今天改试卷改的头疼,九首诗背诵了两个月依然不会者有之。
就写这些吧,侄子走了,我再看会书就睡了。电褥子烧的被窝暖烘烘的,再也不用担心像上周那样冻得半夜睡不着。感谢发明电的人,感谢老鼠口下留情,只是啃掉电线的皮,我用胶布粘了一下,电褥子还能用。
晚安,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