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己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注释】
(1)喟:音kuì,叹息的样子。
(2)弥:更加,越发。
(3)钻:钻研。
(4)瞻:音zhān,视、看。
(5)循循然善诱人:循循然,有次序地。诱,劝导,引导。
(6)卓尔:高大、超群的样子。
(7)末由:末,无、没有。由,途径,路径。这里是没有办法的意思。
【翻译】
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荆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WWW.sLkJ.orG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好像有一个十分高大的东西立在我前面,虽然我想要追随上去,却没有前进的路径了。”
孔子颂
孔子乃大儒,功名垂千古。本是商后裔,祖上宋国住。
避祸居于鲁,生于今曲阜。名丘字仲尼,七十三岁卒。
兴学办私塾,执教无旁鹜。弟子三千整,七十二贤徒。
后来尊至圣,万世称师表。一部论语书,天下皆捧读。
自幼人聪慧,博学知礼数。身高九尺三,臂力常人无。
不是弱书生,亦文亦勇武。入仕多不顺,周游坎坷途。
胸怀匡扶志,乱世难用武。发愤能忘食,乐以可忘忧。
安贫且乐道,富贵不强求。学而不知厌,诲人不倦乎。
三人若同行,必有吾师傅。择其善者从,不善而改之。
孔子行直道,宽厚仁为先。己所不欲者,勿施与人也。
君子成人美,不成人之恶。主张为德政,人本无贵贱。
人若不学礼,世上难立足。欲立而立人,欲达而达人。
自厚薄责人,则能远怨恨。见贤而思齐,不贤多自省。
君子无失恭,与人多有礼。做人恭敬忠,四海皆弟兄。
恭宽信敏惠,天下为仁矣。恭则不会侮,宽则能得众。
信则人任焉,敏则必有功。惠则可使人,五者君子行。
过而不能改,是谓过之矣。人无远之虑,必有近日忧。
欲速则不达,贪利事不成。交友用真心,言而必有信。
以文会朋友,以友辅成仁。益友直谅闻,损友辟柔佞。
君子讷于言,而能敏于行。所谓君子者,食不求饱腹。
居不求身安,敏事而慎言。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夫。
巧言能乱德,不忍乱大谋。巧言又令色,无仁之家伙。
刚毅木讷仁,识人要识心。德者必育言,言者不育德。
识人听其言,更要观其行。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言之不出者,耻躬不逮也。名之必可言,言之必可行。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可言不与言,失之其人乎。
不可言与言,则失之其言。知者不失人,更不失其言。
言未及言躁,言及不言隐。未见颜色言,而可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且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且也荡。
好信不好学,其蔽且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且也绞。
好勇不好学,其蔽且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且也狂。
恭而无礼劳,慎而无礼葸。勇而无礼乱,直而无礼绞。
敬事后其食,礼之和为贵。不患不己知,患不知人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哉。有朋远方来,乐乎在心间。
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岁寒知松柏,人穷知志短。
智者多乐水,仁者更乐山。知者喜爱动,仁者喜欢静。
智者多自乐,仁者多长寿。士可忍此事,孰不可忍事。
士耻恶衣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
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贤哉颜回也,一箪瓢食饮。
人在陋巷中,皆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贤哉颜回也。
富有与权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者,得之不处也。
贫穷与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者,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可为之,如不可求之。
从吾所好也,见利而思义。见危而授命,修己以敬也。
修己以安人,修己安百姓。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
面临大节时,志不可夺也。志士仁人者,无求生害仁。
杀身而成仁,此乃君子也。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人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也。
君子泰不骄,小人骄不泰。易事而难说,说之不以道。
君子不说也,君仕行其义。君子道四焉,其行己也恭。
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是谓君子也。
君子和不同,小人同不和。君子矜不争,群而不党也。
君子周不比,小人比不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仁者不忧也,知者也不惑。勇者不惧也,小人奈我何。
放于利而行,多招人怨也。求仁而得仁,何怨之有也。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又彬彬,然后称君子。
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见善无不及,不善如探汤。
尊贤而容众,嘉善矜不能。士而怀居者,不足为士矣。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君子不迁怒,君子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匹夫志不夺。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之乎。死而后己者,不亦远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