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到一则触目惊心的新闻,一个13岁左右的孩子,在县城读书,寄宿姑妈家。这个男孩子经常偷着上网,姑妈严令禁止上网。有一天,孩子照旧偷偷地上网,结果被姑妈家3岁的女儿发现。
于是这个13岁的孩子,拿起菜刀,把3岁的孩子砍杀了,怕被姑妈责罚,于是又把另外一个5岁的孩子也砍杀了,这时候姑妈回家了,看到满地的血迹,歇斯底里地打骂这个13岁的孩子,于是杀红了眼的孩子,把姑妈也杀了。
看着满地的血迹,13岁孩子全程非常冷静,把三具尸体拖到一边,处理干净现场的血迹。面目表情的继续上网玩游戏。
这个新闻被曝光之后,大家都觉得匪夷所思。天啊,这个孩子才13岁,怎么会这么心狠。类似这样的新闻,关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悲剧,数不胜数。什么中年儿子找清洁工的妈妈要钱,妈妈没钱,于是这个四十多岁的儿子,当街打骂之间的亲生妈妈,儿子下手极其狠毒,令路人都触目惊心。
最近,频频爆出的子女和父母之间的悲剧的新闻,不禁让每一个父母陷入了深思。为人父母,绝大部分是为自己的子女好。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尽量都把最好的都留给最近的子女,考试为什么子女不懂得感恩,反而拳打脚踢呢,甚至是血溅当场。
如此种种,不得不让每一位父母,重新反思,到底应该如何教育最近的子女,关于家庭教育真的是有方法的,可是仍然有数以万计的家长,依旧照着自己的方法论,最终酿成了悲剧。
有人说:父母是最好的职业,也是最坏的职业。几乎所有的职业都有上岗证,都有提前学习的机会,但是为人父母,却是完全没有任何培训,更别提要拿到上岗证,才能够从事父母这个神圣的职业。
为人父母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修行。虽然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表现完美,但是大量的新闻和研究表明:几乎所有人,都曾失去控制,对年幼的孩子吼过。
所以,今天和大家推荐一本书《不吼不叫》。几乎所有的家长在孩子处于青春期,都会抓狂。曾经极其乖的孩子,学习,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孩子,怎么一到了青春期,就变得不认识自己的孩子一样。无论你怎么做,有些孩子就是要对着父母干。你越难受,孩子越开心。
书中介绍:父母要明确一点: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成千上万的父母也和你一样面临着青春期的孩子叛逆问题和成瘾性人格问题。
什么叫成瘾性人格?成瘾性人格主要特征是:被动、依赖、自我中心、反社会行为、易生闷气、缺乏自尊,对人疏远。那么孩子叛逆,相信父母都有所耳闻,或者你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那么你一定“深受其害”。
一般来说:成瘾性人格,所表现出深层次的原因是和父亲关系处理不好。
孩子叛逆是和母亲关系不好。所以综上所述,世界的和平始于家庭。一个家庭有孩子,有可以影响孩子一生的爸爸妈妈。
一个孩子如果长期遭到吼叫,会形成对自我,对世界的扭曲感受,而且他还会投下的长期阴影,让他们在青春期尤为突出。其实人心都是肉长的,作为父母吼叫子女,其实做父母的,事后也很后悔,很难受。但有时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包括我自己,宝宝才1岁零5个月,但是当我看到宝宝无理取闹的时候,我还是忘记了宝宝还只是个嗷嗷待哺的宝宝,跟着你屁股后面打转,连话都不会讲的宝宝。可是我却对他发火了。事后,真的,我心里很难受,很羞愧,不配做宝宝的妈妈。
几乎所有的家庭教育书籍,都是在谴责父母,不应该对孩子打骂。但是羞愧并不会让父母有改变的动机,反而还是会和原生家庭一样,继续打骂,吼叫孩子。
吼叫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遗传。我有个朋友,他爸妈以前经常打骂他,他发誓自己有了孩子之后,绝对不会打骂孩子。可是大部分情况,还是会继续延续原生家庭的教养模式。尽管很多人不想承认,但事实就是如此。
第二,迁怒于人。这里要普及一下踢猫效应。踢猫效应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其实,这是一种心理疾病的传染。
成年人的生活,从来就不是简单的,于是为人父母也会疲劳,也会有坏情绪,控制不好自己的坏情绪,要发泄,只能找身边弱小的人。那就是自己的孩子。但是长期以往,会形成踢猫效应,会形成恶性循环。
第三:健康。比如父母睡眠不好,身体跟不上,精力跟不上,那就只能通过吼叫的方式来管教孩子。
那么如何减少吼叫?
1.追踪和记录你的吼叫次数,记下你吼叫的原因,触发机关是什么?什么情况下你会控制不了自己的语言
2.ABCDE法则:A是ask,自问,想一想自己为什么会生气;B是breath,深呼吸;C是calm yourself,让自己冷静下来;D是decide what your child need,观察孩子需要什么;E是empathy同理心。
3.4C原则:1沟通:对孩子发出简单的,具体的指令,1选择:给孩子出选择题;3结果:制定家庭规则;4联结:与孩子创造一对一联结的机会,关注孩子的感受,特别是责骂的时候要单独一对一,不要当着大家的面批评。
那如果已经吼叫了怎么办?
1.要学会真诚的道歉,类似于还不是你不好好吃饭,所以我才发火的。一个真诚的道歉要有三个步骤:首先后悔:表达对孩子吼叫,后悔的感受。其次责任,妈妈吼叫了带来的后果,需要承担责任;最后补救:寻求补救的措施。
2.要学会规划家庭会议:讨论的议题,开会时间,参会人员,最好弄个通知贴在墙上,要有发言权,每个人说出开会最近以来,对每个人的建议和表扬。可不要小看了家庭会议,能够让家庭处于民主的氛围,锻炼孩子的发言能力,表达能力等,最关键是促进家庭的和谐。
俗话说:没有熊孩子,只有熊大人。无论在克服吼叫的路上多么艰难,一旦形成了家庭的基调,关键期孩子作对了,青春期就不用操心了。无论何时何刻,都要记住:我们是大人,他们是小的,我们应该比孩子更有控制自己的情绪的能力,家和才能万事兴。各位父母们,任重而道远,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