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个专门祭奠故去人的节日叫做清明节,逢年过节的时候,在丰盛晚餐开动之前,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习俗——祭奠祖先。
这样的习惯我们从小一直都看着父母、爷爷奶奶重复的做着,但是我并不知道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后来他们告诉我,这是孝,我们在享受丰盛晚餐之前要先让故去的人先享用,这是基本的礼数和尊敬。
读书之后,老师跟我们说,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妖魔鬼怪,死去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为什么还要继续这个祭奠的活动和仪式呢?
《寻梦环游记》虽然是个动画电影,但是看完之后,它告诉了我答案。
1
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小男孩米格儿的家族是鞋匠世家,他家有一个祠堂,祠堂里面供奉着曾祖母伊梅尔达以后故去的家人的照片,这些照片就相当于中国的牌位。曾曾祖父为了音乐抛弃曾曾祖母,曾曾祖母为了抚养家庭,创立了鞋业,也宣布里韦拉斯家族永远都不能碰音乐。
从曾曾祖母之后所有家人都从事鞋业工作,但是曾曾祖母之前的家族故人并没有出现在祠堂中,为什么呢?
举一个例子:我能说出我爸爸妈妈叫什么名字,什么时候出生的;我也能说出我爷爷奶奶叫做什么名字,什么时候出生的;但是再往上,你问我,爷爷的爸爸妈妈叫什么名字,什么时候出生的?我就说不出来了。这就好比米格尔曾曾祖母之上的人就没有牌位照片一样的道理。
从曾曾祖母伊梅尔达开始,世代开始传承鞋业和鞋文化,所以曾曾祖母伊梅尔达能被后代世人记住,普通人家的孩子,从小就没有灌输这样的传承意识。因为我的老爷爷、老奶奶并没有通过我的爷爷、我的爸爸给我们传承什么精神,所以到了我这代,已经没有关于他们详细的记忆了。这种现象在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不是吗?
有家族文化传承的,往往能被后人记住,并使其精神得到传承不被遗忘,比如钱学森家族,比如电影里的里韦拉斯家族。
2
家族文化为什么会断根?
在电影里有一个花瓣桥,是供死去之人在特定的日子回家探望的。死去的人要通过花瓣桥探望在世的亲人有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自己的照片必须被人供奉起来了。那些没有人供奉照片的人,当在世的人全部忘记你的时候,你就会终极死亡。这个死亡是永远的离开,不带走一片云彩。
人的记忆是有限的,如果你的精神没有得到传承、没有办法被后人记住,必然会遗忘在历史的洪流之中,能够记住你的只有你最亲的人。但是如果你最亲的人都没有供奉你的照片,使你被一代又一代记住,那你在人世上就是一个不存在的存在了。米格儿的曾曾祖父因为音乐背叛了家人,所以他的家人并没有供奉他的照片,在他女儿之后的人都不记得有着一样一个人存在,所以当他女儿都忘记他之后,他就会彻底消失。如果他彻底消失了,那么里韦拉斯家族就短根了。
中国讲究落叶归根、讲究追根溯源。如果根断了就无从溯源了,那些对后代影响不是很大、甚至被后代憎恨的人自然会被后代慢慢遗忘,因为他们觉得没有记住的必要。中国的祭奠文化越来越淡漠,到了我们这一代 ,因为不知道为什么而祭奠,所以越来越形式化,慢慢的觉得可有可无。但是我们知道这个“根”我们不能丢……
所以我们开始恐慌,我们开始变得无所适从,即使我们不知道如何改变这样一个恐慌的境遇,可是我们依然强调“百行孝为先”,这就像是我们孤立无援,恐慌境遇中的救命稻草。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现在的人找老婆首先非常注重的一个字——“孝”,我们没有办法像米格尔一样经历一场奇幻之旅追根溯源,所以我们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让自己这一代成为断“根”的人。但是你能告诉我要如何尽“孝”吗?
3
家族要如何传承——“尽孝”。
前几天在街上偶然看见一幕非常感人。年轻人站在台阶上,双手作为“栏杆”搀扶着老人家的双手,从上着力,把老人一步一步扶上了楼梯,这样的动作既完成了扶上楼梯的目的,又帮助老人家完成了运动。每一步都显得吃力又显得有条不紊,此时在我脑海中立马浮现了一个字——“孝”。我相信在他这样行为的影响下,他的子女以后一定也会这样孝顺他的。这样言传身教的“孝”文化是我们真正落叶归根的基本。
记得我七八岁的时候,特别喜欢过年,因为过年的时候可以穿好看的新衣服、吃很多好吃的。我们家里是有提前恭祝新年的习俗的,一般会在过年前两三天。这个时候,妈妈会收拾一大堆好吃的,等会儿送去给外婆家,其中有一个是我特别喜欢吃的,当时特别舍不得就跟问我妈:“妈,这个也要给外婆/奶奶吗?”我妈瞥了我一眼,说了一句我至今都记忆犹新的话:“等我老了,你有什么好吃的都不给我,自己留着吗?”
我心里咯噔一下,立马回到:“肯定不会,我要把所有好吃的都给妈妈吃。”是啊,这就是将心比心。从那以后我开始慢慢理解什么叫做孝。
书本上讲再多如何尽孝不如父母的一个尽孝言行举止。
为什么那么多人的家中会挂着:“家和万事兴”,为什么那么多的家族都奉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因为孝顺的爸妈会影响到子女,因为懂得谦让尊重的爸妈会是孩子的好榜样,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看到父母这么友善关爱他们的父母,以后我们也会这样友善关爱他们。这就是“孝”文化的传承吧,在一个尊老爱幼家庭长大的孩子都是人格健全的,必然能传承家族。
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家并没有什么鞋文化传承让我们记得爷爷之上的祖先、也没有《了凡四训》那样的家训传承,所以我们需要不断的总结、强化父母对自己好的影响,并将其积累沉淀成自己家族 的文化,慢慢被传承下来。
作为传承了上下五千年的“孝”文化,它可以作为我们的家文化也可以成为我们的行动指南,尽孝不仅是感恩父母,也是为后代谋福。孝它不是名词而是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