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这张图片是我的大学室友前几天发的一个朋友圈,这样记录工作的内容占据了他朋友圈的半壁江山,同样的,与之相伴的还有他的通宵记录,回想上大学的时候,我的这位室友就表现出了对工作的极大狂热,校园内几乎所有的学生社团活动都活跃着他的身影,早出晚归是生活的常态,我们时常慨叹他异于常人的旺盛精力,后来实习,他也是公司里的拼命三郎,期间,身体出了点问题,回家做了手术,三个月之后,拼命依旧,我们都为他的精神所折服,也会时常提醒他要注意身体,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日本5年内368起过劳死,“长时间工作到深夜,不能确保充分的假日”;“凌晨4时都要工作,好想死……”,这是工作的常态,更是生活的常态,在压力巨大的日本,失去工作后意味着人生就玩儿完了,日本人秉持“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就是生活”的价值观,劳动时长一直位居世界前列,他们对工作的狂热,给日本经济带来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代价。
我不认为用透支生命来换取眼前既得利益的工作精神值得去歌颂,反之,我们应该从我们邻国的身上来反思自己,重视工作是生活所需,但有一点,我们得明白,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如果因为工作让我们的生活质量不升反降,与我们工作的初衷背道而驰,甚至还会因此让我们的身体遭受巨大的伤害和风险,这种伤害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去弥补,如果是不可逆的伤害,那就真的得不偿失。
看完了关于日本过劳死的报道,我给我室友发了一条微信,劝他少熬夜,注意休息,工作可以慢慢改,不开心了,还可以换,生命只有一次,一定要好好珍重,同样的话,我也送给屏幕前的你,好好睡觉,好好吃饭,别让自己太累了,你不是一个人,你还有你的家人,比起你拼命的努力工作,他们更希望你能健康快乐!
好啦,如果你看到这篇文章是夜里12点以后,那赶紧滚去睡觉,如果是白天,那今晚早点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