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春在堂随笔》,有件往事令我琢磨回味无穷。
西湖旁有个寺,寺外有个“百工池”,寺里的主持大圆和尚对外介绍说,这是济公和尚开出来的。
查阅《西湖志》,净慈寺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火灾,北宋年间,风水高人说,需要挖成一处水池方能消灾。当时的住持宝文和尚为此进行募捐,其参与者吧不下万人,方才建成“百工池”。
可见,这个池子在北宋便已修成,与南宋的济公实在没有什么瓜葛与关联。
人们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是遮挡不住的。仅仅是一百年的事情,就已经是物是人非,混淆黑白了,一番功绩,就莫名其妙的放在了没有出力的济公和尚身上。而宝文和尚上下募捐,劳心劳力,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声誉。
思虑支持,竟是久久不能平息心中的冲动,总在想,历史会是埋藏了多少人的功德;又是错放了多少的戎马战功;又是误会了多少的明贤哲人。
但历史终究是历史,有着一本《西湖志》,证明着被忽略,遗弃,误解与不公的历史中人。所以,历史又是公平与公正的,当用心平气和、平心静气与历史交好。
反观现今,滚滚红尘俗世,人民已经不再相信公平公正的世道,脸面显露的尽是委屈与不甘。
一份委屈,总是觉的自己付出的太多,得到的太少;一份不甘,虚荣贪欲没有终止,孜孜追求不止。以有涯之生命,追求无涯之名利,其不智哉。需要在躁动翻滚的尘世上,慢慢静下心来,心平则气和,气和则通身顺畅。
这个世界就不会让一个铮铮人格之人受到任何的委屈。你的勇于奉献,敢于担当,你的温良恭俭让,定有轻柔人性之笔,一笔一划如实的书写你的传奇。
一份不相信世道,却又不勇于从自我做起。随波逐流,牢骚满腹,较之当年祥林嫂有甚之而不及。世道,需要每一个的挺身而出,需要每一个的坚定而行,更需要每一代人默默的传承与传递。
相信了世道,世道就会给您一个光明的答案;你相信的世界,定是阳光普照,万分灿烂。
在短暂的时间段内,下力不讨好,也许真的存在。当我们把时间段拉的足够长,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就会自然而然的分个一清二白。因为历史对任何人都是公道的,公正的。
放下思绪,端起水杯。喝一口茶,竟是发现一片茶叶,有一虫轻轻啃噬过的缺口,想必是因为有了这个不完美,茶的味道才是如此醇净与深厚。
原来,这个世道对万物性灵都是公平的,哪还有什么“下力不讨好”之说那。此时,铭记之,心平如水,气顺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