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六月息
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搏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扶摇」, 《尔雅》:扶摇谓之飙。搏飞飙风旋转而上。
「六月息」, 六月风。那么,庄子在这里所说的“六月”指的是周历、商历、还是夏历呢?
《庄子·达生》中: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
五六月,粘蝉时也。蝉以阳历六月末开始羽化。蝉在公历七八月之间活动最为活跃,痀偻者承蜩在五六月之间,此五六月应即是公历七八月。因此,庄子所采用的历法当为夏历。
那么,夏历六月即公历七八月之间。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气象学家黄荣辉的观点:“东亚季风系统是全球气候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流系统,它的特征是:在夏季东亚地区盛行暖湿的西南气流,而冬季沿我国华北、东北、朝鲜半岛和日本盛行干冷的西北气流,并沿我国东海、南海和东南沿海盛行东北气流。”(黄荣辉,《东亚季风气候系统变异和我国重大气候灾害发生机理研究进展》,2010年,202页)“东亚季风系统冬、夏季风年系统循环首先表现在初夏对流层下层偏南风的经向北进与8月中下旬南撤上。我国气象学家陶诗言先生等指出亚洲季风最早在南海地区爆发。黄荣辉先生等利用再分析资料的统计结果指出南海夏季风一般在5月中旬爆发,即大约在5月第四候爆发。陶诗言等和黄荣辉等还指出东亚夏季风在南海爆发后,它将经过第二次北进和第三次停滞,最后于7月中下旬偏南季风到达华北和东北地区以及朝鲜半岛半部。但是,东亚夏季偏南风的南撤是非常迅速的,这是东亚季风系统年循环的重要特征。一般从8月中旬以后,偏南季风迅速从东北、华北一带南撤,在不到两周内南撤到华南,之后到达南海上空,并在那里停滞到10月中旬。”(黄荣辉《东亚季风系统的时空变化及其对我国气候异常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2008,694页)以此判断,因东亚季风的周期性变化,七八月之间正是东亚季风夏季风盛行及迅速南撤的时期,这也和“鹏鸟”徙于南冥的时机相暗合。同时,鉴于东亚季风具有“经过第二次北进和第三次停滞,最后于7月中、下旬偏南季风到达华北和东北地区以及朝鲜半岛半部。一般从8月中旬以后,偏南季风迅速从东北、华北一带南撤”这一特点,和“息”的“气息”义相贴合,这也就解释了庄子在此之所以用“息”字而不用“风”字的合理性。
庄子说了,我没有骗你们吧?不是我胡诌杜撰的,证据在此,《齐谐》这本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里也有吧,哈哈,诙诡至此。
《齐谐》,记载怪异的书上这么说:鹏飞向南冥,翅膀拍击海水,振荡三千里。凭借六月的飙风一击而上九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