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情人节,我本来是一个讨厌所有节日的人。但最近一年,随着我有了孩子,我开始思考节日的意义。
我记得我小时候挺喜欢节日的,比如有很多能够放假的节日,不用上学,没有比这更高兴的事情了。
还有些节日,各有各的让我喜欢的原因。像是儿童节,除了放假以外,还能去公园坐各种声光电游乐设施,哪怕是头一天要顶着登台合唱的羞辱,也认了;春节有压岁钱拿,可以放鞭炮,有钱进游戏厅(大一点了进网吧……),哪怕有寒假作页,也认了。
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喜欢节日是因为节日太特殊了。在节日里你可以做那些你平日里你朝思暮想却又没办法做的事情。
后来长大了,能做到的事情随时都能做,做不到的事情随时都做不了,跟节不节日其实没啥关系。并且在没有了「不上学」、「压岁钱」、「电子游戏随便打」这些朴素的原始欲望之后,节日对我来说自然也就可有可无了。
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以后也形成我这样的节日观……
节日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人类是生活在当下的动物,这个「当下」就包含了我们所在的文化,而节日的一些传统则是表达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孩子需要理解「为什么我们有这个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我们都会做些什么?」。而大人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一些融入了节日主题的日常活动。
比如今天的情人节,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今天是情人节,又叫瓦伦汀节,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一个叫瓦伦汀的人。在这一天,人们比平时更多地向自己爱的人表达爱意。当然这是比较简单的说法,根据孩子年龄和理解能力的不同,节日起源的讲述可以调整为不同的复杂程度。
在情人节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做的活动。
卡片上的心型纸片是从另外一张纸上剪下来的,大点的孩子可以自己剪,小一点的孩子需要大人先用笔把心型画出来,再沿着线剪;再小一点的孩子可以由大人剪所有的心型,孩子完成贴的那一部分就行了。
同样,卡片里的字也可以根据孩子年龄的大小和书写水平来决定是让孩子自己写还是由大人代写。对于正在学写字的孩子,大人可以先把字写下来,再由孩子来照着写。
总之,根据孩子的情况,给孩子设计一些活动。不管孩子能独立做的部分有多少,让他们参与进来,是最重要的。
另一个情人节可以做的活动。
你们发现这两个活动的特别之处了吗?卡片、巧克力,换一个时间,换一些材料和工具,同样的东西我们还是能做。卡片可以做成普通的答谢卡,巧克力可以做成其他与节日无关的形状。这些活动在非节日的平时,也是能做的。
这就是「融入了节日主题的日常活动」。
最后,让孩子明白「虽然节日很有意思,但是我平时的生活也很有趣」,而过节并不是一个功利的事情,有助于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节日观。
所以说,我今天没有给端妈准备礼物应该能够全身而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