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里的纷争如此繁复,何不多给彼此更多空间与爱?
文 / 岳漟
大象席地而坐
导演:胡波
编剧:胡波
主演:章宇 / 王玉雯 / 彭昱畅 / 李从喜
类型:剧情
语言:汉语普通话
上映:2018年
片长:230分钟
2018年在柏林电影节上看的第一场电影,经历了200多分钟的黑暗时光,电影院里没有人提前退场,放映后的观众互动也是颇有意思。不少华人电影从业者确实从此片中收到了不少鼓舞,也有人表示对中国电影充满希望。
可惜导演去世了。不能回答在场很多观众的问题。譬如:为何电影的气氛是如此压抑?为何每一个人的生命看起来都没有希望?这故事的背景是什么?还是那个地区的背景是什么?提这些问题的基本都是外国观众。这部电影如同影节上播放的中国题材纪录片《飞蛾扑火》一样,外国观众是看到心里去了。他们被故事中的人物吸引,并且开始关怀、开始思考。在我看来这是这部电影的巨大成功。将观众带入一个世界,让他们对角色的命运与生活的背景不仅仅是一种关注,同时引起思考。很多纪录片想要达成的目的是如此。作为一名中国观众,何尝不是呢?故事里的人物说着中文,过着我能想象的生活。
230多分钟可不是闹着玩,柬埔寨同样有一个4个多小时的电影,开场30分钟,观众离席了一半。4小时过去,不得不说,他塑造的这些人物,牢牢的黏住了观众。胡波抑郁似乎也不是新闻,说他偏执也略有耳闻。于是片子呈现出来的沉重质感确实如传言中的「偏执」、「抑郁」。
时隔半年,仅仅看过一遍电影,但故事却牢牢地镂刻在我的记忆里。
一个住在阳台很快就要儿子被赶出自己的房子送往敬老院的老人,一个为同学出头却发现被朋友耍的少年,一个跟朋友妻偷情并看着朋友从眼前纵身一跃的小混混,一个生活中只有酗酒母亲的少女。
影片看下来,觉得每个角色也许都能独立成一个完整的影片,只是恰好导演将他们牵连在一起。
老人捡了一条狗却被狗主人要挟,少年为同学出头被混混追杀要逃跑,混混抱着内疚不敢与去世的朋友家人说出实话,少女的母亲酗酒每天跟她抱怨着今天又被谁吃了豆腐,对她最好的人就是学校的老师。
他们都无意中知道了满洲里坐着一只大象。
「满洲里的马戏团有一只大象,它他妈的就一直坐在那,可能有人老拿着叉子扎它,也可能它就喜欢坐那儿,很多人就跑过去,抱着栏杆看,有人扔什么吃的过去,它也不理。」
这故事一直在不同的叙述。就像是一个笑话,笑一个寓言,也像是一个传说。
但他们都相信这一定是个奇观。
关于奇观这一点,胡波确实做到了。这只坐在满洲里的大象,就像是能融化这个黑暗环境里的温暖的太阳。
胡波的拍摄也让人印象深刻,深焦的运用,特写,凸显关注人物。迫使观众将目光投注在他要呈现的人物身上。
少年找到老人(他们是邻居)借钱想要逃走;少女与老师厮混的事情被曝光,她要逃走;追到少年的混混问起少年要逃向何方时,帮他买了一张票;老人带着自己喜欢的外孙,准备一起去看大象。
整个影片的色彩灰冷灰冷,一切事物都失去了生机。人与人之间看起来遥不可及,这色调已经榨干了任何一点可能的浪漫。
混混后来受不了内心的煎熬,跟好友的母亲坦白,他死在血泊里。少女、老人与少年坐上了去往满洲里的大巴。在影片最后,大巴在黑暗里停下,灯光闪着,山谷里传来大象的声音。
黑暗里的浪漫,压抑中的呼喊。
那是胡波的呼喊,可惜,他没有等到。
从故事的审美上来说,我个人是抗拒的。它并没有给我很多「美」的感受,依稀的能感受到一些导演像是在要用「丑」来唤醒「美」,唤起观众对于「美」的渴求与希望。而对我个人而言,「美」的气口稍微小了一点点,力量也是薄弱了一些。让人难过,让人无望。我个人抗拒的缘由倒不是这份压抑与无望难以接受,更多的还是导演看待世界的方式。电影里并未表述时代与背景,镜头瞄准放大黑暗,就像背负着一块越来越的铅块,沉进去深渊。但不可否认的,正因为如此才造就了这部电影。
观片之后,我真的很想问导演,你真的关心他们吗?你为什么要这样子处理?
多希望导演的下一部片子从表演和表现上打磨得更好一些,少一些统一性动作,比如,不同的几个男演员在郁闷、烦躁时候的动作都是手抚额头 (这么压抑的一个片子,故事里的这些悲惨生活,第三次出现这个动作的时候,观众笑场了……)
像是黑夜里那一声大象的叫喊,没有回应。
惋惜。
最后,
尘世里的纷争如此繁复,何不多给彼此更多空间与爱?
抑郁的人值得同情。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