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势不可挡,暑热扑面而来。我家的夏似乎与吃须臾难分,仿佛天越热,主妇备餐的热情越高[呲牙]餐桌上的菜品与其他季节也有了些变化――焖的炖的少了,凉拌、小炒多了,主食品种更不消说:韭菜盒子、苋菜馍、葱油饼、烫面烙饼卷鸭蛋、茄子饼、瓠子饼……这铺天盖地的饼怕不是要把你吃成大饼脸?
众口虽难调,煮妇有妙招。今日做这,明日做那,管教每个人都有被照顾的赶脚一家人各有所好:捞面条是女儿的最爱,绿豆汤是我的心头好,糊米茶乃是我家“神食”,每次炒米,婆婆都会站在我身边忆苦思甜,听着她说的那些往事,我仿佛觉得自己铲子下的米粒都有故事,炒起来也格外用心,婆婆每每都会夸我米炒的均匀,我也会小小地在心里得意一下同时想到自己的初中时光……
我的中学一直是在寄宿中度过的,因为离家远,很少有回家的机会,所以,每年的暑假对我来说弥足珍贵。我家里兄弟姐妹少,活又多,似乎每个人都有事要做,爷爷、爸爸、妈妈都在地里忙活,家里洗衣做饭的事作为女儿的我自然是责无旁贷。时间久了,做起菜来也像模像样,有天中午,舅家的大哥来了,我自己边烧火边炒菜,居然还凑合了四菜一汤。去坡里喊妈妈回家说来客人了,妈妈着急忙慌地赶回去,准备做饭。我献宝似的把盖好的菜掀开,妈妈惊呆了,以后的很多年我妈和大哥还会经常提起这事,亲戚们对于我现在还算过得去的厨艺总是这样评价:这小妮儿,小时候就能干,手就巧。
说着说着就跑偏了,其实,为家人做了这么多年饭,有三段时光最难忘:一段还是上中学的暑假,每天晚上做绿豆面水给家人吃,绿豆汤烧开放锅里焐着,舀一大碗面,适量水,慢慢把水分批倒进去,边倒边用手搅拌,把面揉成一个个小颗粒,然后细细地揉搓,直到面粒均匀一模一样,绿豆开花,点火,将面粒一把把撒进去,边下边用勺子打散,开锅即好。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很有讲究,那时,爸爸端起碗就会说“我最爱吃俺女做的面水”,连很少承认自己厨艺差的妈妈也会感慨“莲的面籽籽拌得是比我好”,而爷爷呢,不声不响地坐在院子里喝着面水,喝完一碗我添一碗,一般都是添两次――三大碗面水应该就是爷爷对孙女最好的肯定!
第二段时光是女儿五六岁时,那时家境困顿,为了让孩子能多吃点东西,我总是想着法子做些孩子爱吃的食物――南瓜饼、土豆饼、芝麻叶,把面团捏成各种造型:小燕子、小猪、小乌龟……吃的开心的女儿在小朋友们羡慕不已的目光中体验到了幸福,也学会了分享。
第三段时光,是刚来信阳租住在八处,两间不足二十平米的房子,一间做厨房,那时弟弟跟我住在一起,一个院里还有女儿的闺蜜莎莎一家、原来的同事娟,几家人经常你做几个菜,我做几个菜,端到我家桌子上,往院子里一抬,就喝了起来。
现在想想,这些时光之所以难忘,难忘的不是吃到的食物,而且旧日的情怀啊!
爷爷去了天堂,爸爸妈妈渐渐老去,弟弟与我虽在同一城市,却也是相见时难,什么时候一家人能聚在一起,让我再做一次绿豆面水捞面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