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朴老说“佛教要振兴,第一是僧才,第二是僧才,第三还是僧才。”培养僧才是佛教界的共识,但教育行业“淡泊名利,一心奉献”的特殊要求拦住了无数人的脚步。天台寺方丈悟乐禅师从97年现僧相开始,不下山开会,不担任社会职务,扎根深山,埋头佛教教育,至今22年。佛教教育面临的问题很多,如何把一群习气深重、满脑子私心我相的凡夫培养成高僧大德,如何把一群成年人而且连五线谱都不认识培养成演奏家?且看悟乐禅师所进行的“培养天才”的实验。
天台禅僧每天上早晚课,而且严持手机戒、金钱戒。为了更好的实现服务国家战略“一带一路”的追求,2019年在悟乐禅师的带领下众多禅僧自愿离开深山,来到条件更艰苦的非洲。用行动践行“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的士大夫情怀。
天台禅僧的训练着重放在用帮助他人来改变自己;用学习音乐来改变自己;用不想来改变自己;用听老爸话来改变自己。在练琴练管中着重强调训练注意力,训练状态,训练潜意识。
天台寺的培养贯穿于日常修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时时刻刻。练琴不练琴都需要改变性格,台上台下都需要改造情感,在悟乐禅师看来,切菜和吹管不应该对立起来,踢球和拉琴都可以体会身体技术,散步和上殿都应该寻找放松和优美……
天才的培养需要时间,敬请您的关注和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