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菜鲁吃”的geming菜

图片发自简书App

去市场买菜,远远地,一位海南老婆婆摆手招呼我,她的面前,堆放着几把湿漉漉的青菜。

看我走近她,便操着生硬的普通话对我说:阿姨,这个菜好,买一把,买一把。

我笑了。海南当地人对岛外人的称呼很有意思,年轻人总把我这个年龄的女性叫作大姐,而年长的人却称我们阿姨。

这个叫什么菜呀?我问。

一定是看到有卖出的希望,老婆婆更加热情了:这是革命菜呀,阿姨不晓得哩,好得很哟!

革命菜,我是晓得的,是海南特有的一种野菜。之前常听小区的邻居们说起,在这里居住久的人,还会自己去田野里采挖呢。

那,这种菜怎么做好吃呢?我问。

就是炒一下,清炒一下就好了嘛!老婆婆继续热切地介绍着。我不忍拂老人家的心意,虽然已经买了大包小包的各类果蔬。

一把革命菜,三块钱。

这情景我是熟悉的。凡在当地市场上卖野菜的,多半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婆婆,她们去田里采摘后,按差不多的数量分成把,再用细绳子扎系好,整个的生产加工过程,都需要自己独立完成。最后的一道工序,就是挑着或推着,去附近的农贸市场出售了。虽然要付出如此多的辛苦,而且总共也卖不到多少钱,但感觉得出,每卖出一把,她们会从心底里开心。她们的许多同龄人,已经在依赖儿孙赡养了,而她们,还会感觉出自己的价值,收获着自给自足的快乐。

还有一层原因恐怕连她们也不曾想到的,便是对野菜的千丝万缕的情愫。她们这个年龄,多半是从小就在田野里与野菜为伴的,从做女儿到做媳妇,从做母亲到做奶奶,野菜从不曾真正离开过她们。如今,生活好了,不需要靠野菜充饥了,却也知道了野菜可以换钱的门路,况且,野菜作为绿色蔬菜对于现代人的好处,她们会更加清楚,也更有一种与人分享的愿望。

海南的革命菜在诸多的野菜中,可算得小有名气的了。据说,当年冯白驹将军统率的琼崖纵队,能在五指山区坚持革命斗争二十三年红旗不倒,靠的就是这种野菜充饥。革命菜之名,也因此流传开来。其实,革命菜在其他地方被称为野茼蒿,又名安南草,是一种常年生长的野菜。《本草纲目》有记载:茼蒿“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利肠胃”。我是极推崇祖国医学的,上了本草的植物,一定是错不了。

回家来加工,发现革命菜的粗纤维物特质的确不虚。一株株摘下来,从根到梢,都有一条长长的筋维系着,起初还以为是长老了呢,掐下内层,才发现还是嫩嫩的。不过摘菜的功夫很长,需要象摘老豆角那样一截一截的折断,把象筋一般的粗纤维撕掉,不然,会影响口感的。

我没有按照老婆婆介绍的做法清炒,而是来了个“琼菜鲁吃”,一少半焯了凉拌,加上蒜未,淋上香油,清香而绵脆。一大半做了山东老家的馏菜,更是美味无比,又当菜又当饭,估计作为革命菜老朋友的当地人,也未必这么吃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距大冰冰跟补习班老师起冲突第六天,无论我如何的想办法应对,在明里暗里的提示,直接间接的要求,软硬兼施的多次谈话,但...
    浪迹天涯周zoe阅读 236评论 1 2
  • 夕阳的余晖又一次笼罩大地,风穿过树林送来深秋的叹息,如同过去很多个普普通通的日子一样,一天的光阴即将逝去。去年的今...
    石头姑娘133阅读 191评论 0 1
  • 用我爸的话来说,“我家这丫头天不怕地不怕,也不知道她像谁。”可是我最近特别怕大伯母,是闻声色变那种害怕。 大伯母不...
    向行阅读 273评论 3 3
  • 鸳鸯戏 同舟共风雨 长安忆 锦绣醉罗绮 今夜月色幽泠 莫悲戚 风雨潇潇 夜正浓兮 湘竹雨 薄雾笼青笛 鹤舞楼 娇杨...
    洛书先生阅读 1,077评论 6 10
  • 中秋节的前一天,我们原计划下午一家人去爬爬山的,因为上午要值班,以平时的经验来看,中午一般我也不用休息,下午正好可...
    享读光阴阅读 429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