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总对孩子讲道理!
――微感悟
一 早读
刚开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冬妮娅的人物角色、性格特点和相关情节。一提问, 背书只背内容,不背题,课代方法引领,随后的背书内容抽检,稍有改变。学法指导是关键。
二 晨会
星远主题故事分享――倾听的重要性
由故事内容分享,逐步渗透作为一名学生,在校要善于倾听,特别是关键的课堂。
分享后,有孩子提出几个问题:
1 难道只有在课堂才认真倾听吗?
2 当老师们讲课时或老班在班里讲一些其他事情时,你听什么?听完之后怎么做?
最后加以引导:听是做的第一步,只有深入的去听,领会说话人的意图,你才能把你听到的转化为你的实际行动。
三 课堂
根据学校周目标的内容,结合本班学情,上课追随老师目光、跟随老师思路这一块儿稍有起色。下一步重点研究如何让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想去学习。
四 其他
1 今天见了3位家长
第一位,去年带的930郑建超妈妈,纯属意外(我感觉,对方做好了准备)。在6:25一个早餐点给女儿买早餐的地方,刚停下电车“王老师,可算追上你了,你的大电车跑的快”,“真巧,咱俩在这见,有事?”“没有,娃这两天不舒服,每天我去送饭。”“建超咋了?胖些没?”“前一段胖些,这又瘦了。”“送饭,多做些好吃的!”唠叨一会,似乎还有话说,“王老师,我一直可感谢你,建超这娃内向,不会去说个啥,他昨天对我说‘妈,要不是王老师对我那个好劲儿,我都上不了二中’!我明显感觉到他对您的那种发自内心的感谢,我今早在路口一直等住您,总算见住你了!”这是和孩子一样,很朴实的一位妈妈,不善言谈,但对人极为真诚,仿佛去年一调后去他家家访的情景就在眼前。由此,我想到了最实在的家庭教育,曾有这样一句话:有什么样的孩子,就有什么样的原生家庭。
2 田生妈妈
政治作业偷懒,课代反馈后,孩子给家长打电话,妈妈告知孩子今天到校,孩子告诉妈妈‘自己可以回家反思’,但妈妈只告诉孩子‘这是做家长的作业监控不到,即使我要请假,但我必须去。’到校,家长纯手工抄写一份政治试卷,孩子把他做了,不会的自己问了班里政治较好的同学,自始至终没和孩子讲一句大道理,就是在那儿做,中间还不好意思告诉我:“王老师,这娃一点都不能松手,这次期中考试进步可大,稍有一点疏忽,就弄个这。”到这,目的已经达到,也无需过多话语。“孩子的进步是坚持换来的,不是松懈带来的。”
3 孙飞爸爸
孙飞,物理默写未让家长签字。看着周一一个一个大力支持“主抓孩子细节,全力配合学校”理念教育的家长,都来把没签字处理完。这娃有点急,“老班,给我爸打个电话吧!”“你爸说今天值班,改天!”有点不高兴,但我没追问,这和孩子,需要这样实实在在的情景的影响,不适合讲大道理,晚上可“受不住”,给爸爸挂了电话(今天下午爸爸告诉我),下午在交谈孩子这将近一学期的变化时,谈到一点,这孩子“得理不饶人”,爸爸笑了:“王老师,您真比我们都用心,这和他妈一个样!”再一次印证了原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孩子爸爸一直陪到下课,只为签一个名字,但是他也让孩子明白了“该自己承担的,男孩子要学着承担!”这是孙飞这孩子所缺乏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是育孩子的重要前提。
孩子终究是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一些问题,很多不理解的,想不明白的都通了。千万别上来就给孩子讲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