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中的时候学校附近有一家私人开的书店,用现在的话来说叫独立书店,那是高中时代我的精神避难所。书店虽然在繁华的街区,但是处于地下室,进去之后就把所有城市的喧嚣抛在身后。书店的老板当时看起来三四十岁,偶尔在店里的时候会跟我们逛书店的学生仔聊两句,推荐一些书或者好的版本。书店旁边隔了一块出来,是一家音像店,专门卖电影DVD,对于电影痴的我来说这里就是天堂。每个星期我都会跑两三次这个地下室书店和音像店,把所有的钱都花在这里,这个地下室大概是我青春时代记忆最鲜明的场所。 渐渐的网上买书变成主流,电影也都从网上下载,那个地下室书店和许多书店一样没落、关闭。
大学时候,西大门口有一家三联书店,那也是我时常光顾的店,可是我毕业之后书店也是关门收场。
这些年来我始终想寻找一家书店,一家让我可以像学生时代一样享受逛书店乐趣,一家纯粹的书店。
近几年来各种“独立书店”冒了出来,总是想尽办法开辟一条让书店在这个时代活下去的路径。其中有一些活了下来,我也逛过一些颇受好评的独立书店,但都不符合我的心理预期。他们卖杂货、卖咖啡,这也无可厚非,毕竟只靠卖书活下来是不可能的。但是既然挂着书店的名字,真正的心思和中心还应该在书上面吧,店家有没有用心对书,是可以感受到的。然而很可惜,他们绝大部分都只是名叫书店的咖啡店和杂货店而已,书只是店里的装饰。
说到《东京本屋》这本书,其实买之前我观望了一点时间,生怕又是一本巡礼式的介绍些特色书店的书,幸好它不是。书以作者和几家不同书店的老板或负责人的对谈为主,较为真实的展示了日本独立书店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的经营思路。他们有很传统的几乎只卖书的书店,也有比较特别的二手书店或者主题书店,他们也卖咖啡或者杂货,但主角无疑是书。从店面的选址、货源、平时店里的活动等方面,都能看他们作为“书店”的定位。经常读着读着就会想好想去逛一逛这家书店啊,在这里一定能安心的感受到书店的乐趣:他们卖你想要的书,也卖你想不到的书,并不是只堆满畅销书,老板或店员可以和你聊天,你告诉他你想要哪一本不常见的书…
之前在伦敦无论如何也要去一趟查令十字路,长长一条街一条街全是书店,有绘本专门店,有食谱专门店,有二手书专门店还有漫画专门店。有书店可逛实在是一件幸福的事,绝不是打开网页点击一下书就送到家的体验能比拟的。我依旧在寻找一家让我安心和满意的书店,希望终有一日它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