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岩画-盖山林

看完的第二本种花家岩画介绍的相关书籍。

相较于在毫不了解岩画情况下阅读《巧夺天工 岩画》时的状态,这一本在阅读思路上清晰了不少。看到有些已经了解的内容还会有一股莫名的亲切感。果然倘若只专注于曾经所知的,有可能会错过许多美好的事物,倘若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有可能会发现愈加丰富的色彩。

同王进锋编著的《巧夺天工 岩画》只是选取了种花家六处最富代表性的岩画不同,《中国岩画》中介绍的岩画内容相对更丰富一些。书中先将种花家的岩画先按照所在地区划分开来提纲挈领的简单介绍,然后选择各个地区岩画中具有代表性再经行一一详述。由面到点,从宏观到微观的排版方式,使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的体系会更加清晰。若本就对岩画有一定了解,在这样的布局下可以更好的对比同一地区不同岩画的异同之处。

内容分析上省去博物馆式的官方口吻,更多的是盖山林对岩画绘画的内容以及样式的着重描写,同时旁征博引了众多文献资料,极力分析其背后可能蕴含的故事,蕴含了更多作者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在这一点上《巧夺天工 岩画》显然落了下乘。P.S.同时这也是我看过最文采飞扬的一本艺术介绍书籍,里面精巧合宜的词句接踵而来,甚至于都一度怀疑这是一本游记或是作者借物抒情的散文诗,当然这一部分就岩画分析而言是没什么软用的。但是从游记中却也可以看出,盖山林是亲自去过这书中所介绍的岩画的所在地的。亲眼目睹了远古先民在和自然合作之下留下的遗迹,当你面对面亲眼见证了漫长的岁月蹉跎,这和文字介绍,浏览图片带来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这种面对山壁时不自觉产生的一种融入天地的卑微感是文字和图片传达不出来的。

微信读书这个猪队友,又一次在电子版中将实体书中的岩画给抹去了。线上阅读的难度再一次被大幅度上拉,毕竟岩画这玩意,有图片和没有图片完全是两回事。若是少了地图,对于其大致的地形地貌,所在位置的理解都是极大的考验。

岩画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在种花家的大地上,一直延续直到宋元。现在在贺兰山发现的岩画还有一部分是当初的西夏王朝因为梁皇后当政而留下的图案。可以说岩画矗立在这片大地上默默关注着先民,囊括了近万年来的历史变迁,也为记录了这万年来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实践的认识。其中尤其是上古的岩画总是与现代绘画不同,并不能直观看出先人所期望表达的内涵。他们已经超越了时间存在了近千年,见证了一个地区的沧海桑田,在时空之外脱离文化的藩篱独立于世界。时代的喧嚣和岩画的静谧在一定程度上显得如此格格不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本看完系统的介绍中国岩画的书籍。 有时候在想岩画是不是和现在的街头涂鸦文化是一样,如果你绘画的作品足够优秀,大...
    更欣阅读 235评论 0 2
  • 大家好,我是Eling,欢迎大家收听第七期的一周逛一馆节目。这一期我们走进神秘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走进世界岩画博物馆...
    ElingHo期待的美好日常阅读 1,279评论 0 0
  • ————2018.07.26小辣椒公益写作班 写作文,有妙招, 多动脑筋写得好。 外貌描写画眼睛, ...
    潇湘雨默阅读 564评论 3 6
  • 感受比较深的是,孩子几年前去夏令营从目送孩子上车一刻,不时地开始发短信。孩子有时候可能在途中,有时候看见即刻...
    咫尺为邻阅读 509评论 0 0
  • 在这万物复苏的春天,心里却不知不觉魔怔了,像冻了一层厚厚的冰霜…… 心里空空如也,整个人飘在空中,上不了天,也着不...
    文若男阅读 417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