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对醉酒有认识,是在一个大堂哥的婚宴上,那时我只有不到十岁。
由于我这个家族有好多老师,尤其是那个大堂哥,他父母,他自己,他二弟,都是老师,所以来喝喜酒的客人里面,有好多学校的老师,其中一个是中学的勤杂人员。那时候中学有自己的校产,有一大片土地,所以养了骡马等大牲畜,配备了专门的饲养员——那个勤杂人员就是其中之一。
那个勤杂工,那天喝醉了,一边喝酒一边胡说八道。可是在这个喜庆的场合,大家也不好说什么,只好由着他乱来。一直到最后他吐了一地,被扶到另外的房间,倒在炕上睡着了。
有人说自己喝醉了以后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统统都不记得了,对这个说法我一直是不相信的。
这个不相信,首先来源于我自己的亲身实践。
我喝酒的特点,是犯后劲。在酒桌上,虽然自己尽量做到节制,但是还是有那么几次做得不到位,喝到了醉酒的状态。但是自己在当时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醉酒反应,在别人看起来,仿佛喝的还不够,还没有达到醉酒的样子,该聊天聊天,该干啥干啥,最多也就行动上略见迟缓,缺少了一些敏捷而已。
到了后半夜,酒力才开始发挥作用,最开始是头疼,然后是剧烈的头疼,肚子疼,反胃,呕吐,根本就睡不了觉,一直折腾。最严重的一次,第二天整整一个白天都没办法出门。
不过,自己的大脑始终是清醒的。喝酒的过程中说过什么,做过什么,似乎没有什么格外的遗忘(当然总会有些遗忘,但那跟喝酒无关,仅仅是正常记忆力功能不足的结果)。
鉴于我自己的这个特点,对于别人所谓的醉的不省人事,我总是抱了怀疑的态度。当然,人与人之间个体的差异,是肯定存在的,所以怀疑尽管怀疑,我却不会去质疑。
说到喝酒,就很容易想到李白。我觉得,李白喝醉了,应该跟我的反应差不多。虽然身体上有些行动迟缓,但是大脑应该是清醒的。不然,那么许多优美的诗句,恐怕我们就欣赏不到了。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写到这里,我有很大的遗憾。李白喝醉了就算真的像我,可惜我喝醉了做不到像李白呢。
后记:记得08年年底吧,喝醉了一次,当天后半夜开始头疼,睡不着觉,于是学着李白的样子,也写了一首诗,附录在后,供大家一笑。
昨夜吴刚弄吴钩,
凌虚飞渡遍九州。
冰底刺蜂龙女小,
血手痴情李莫愁。
不为写诗偏中酒,
哪堪忆旧又哽喉?
扶松莫把三层入,
卿家原本在五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