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大海,因为它的宁静。
我说的不是海浪,而是别的。
隐藏在深处,谜一样的大海。
海是宁静的,要学会倾听….”
这部法国电影名叫《沉静如海》,对它的兴趣,是听完其中巴赫的音乐插曲《平均律C大调前奏曲》,旋律深沉如海,越听越安静,每个音符似内心深处抖落出来的隐秘细语,像海水般不停涌动,但却寂静无声。
这位18世纪上半叶的德国作曲家是西方的现代音乐之父,虽然生在音乐世家,但由于10岁父母相继去世,只能由长兄抚养,由于哥哥并不赞同他学音乐,于是,自己一个人趁着哥哥外出或者睡觉时自己偷偷学习,借着月光抄一遍又一遍的乐谱,为了向著名音乐家求教,步行几百里登门求教,终于成为宫廷的首席乐师,创作无数作品。
但那时,音乐并不被广泛欣赏。所以,死后,巴赫也就默默无闻。然后,贝多芬和莫扎特发现了他,并极力推崇。“巴赫”
在德语是“小溪”的意思,但是贝多芬却说他的音乐如大海般宽广和深远,深刻而细腻。
用这段音乐来表达男女主角之间在敌对两国时隐忍沉默的爱情,或许最恰当不过,有些无奈的爱恋任再美的语言也难以驾驭,只能如海水般深藏心底,但又汹涌得难以抑制。
全片从头到尾,都是男主在不断独白,而女主却始终沉默不语,情绪酝酿到最后一刻,只有泪流满面的两个字“再见”。
这两个字有多重,重到超出灵魂能承受的底线,重到万语千言也只能在唇边抖动,在眼睛里闪烁,重到只能把男主的爱恋掩埋在心底,只能偷偷跑进他的房间,闻他躺过的枕头上留下的气息,闻他带过的围巾的味道,然后,在他回来时,一阵惊慌跑出房间,却还是留下来过的痕迹。
女主的表演是精湛的,因为全片与男主根本无从对话,只能用表情和眼神,让人感觉到余光和气息都是那么的动人,就好像在说,眼睛没关注你,心却时刻注视着你。
造成这种无奈又深重的冲突,当时的历史政治环境是一个很大的决定性因素,这是一个德国军官与法国姑娘的初见。
故事发生在二战时期法国海边的一个小镇。
女主和爷爷相偎依为命生活在这里,不料有一天,被迫要求住进一位德国纳粹军官。当军官入住的那天,正逢女主给爷爷谈巴赫的曲子,那一刻,他被深深吸引。
由于当时战争所带来的仇恨,女主和爷爷都对军官非常的冷漠和敌视,总是在他晚上回来时,对他的存在视而不见。
男主感到非常的困顿和无助。对于他的形象塑造,电影颠覆了敌我两国的对抗思维。即便作战,都是统治者利益和意志的强制,而并非每一个日常百姓的心愿。所以,这里表达出了虽然身为纳粹军官的男主,并不是发自内心想要参战,他是由于家族传统才来。
男主也有一颗热爱自由和和平的心,生在音乐世家的他,热爱艺术,爱谈曲,也爱看文学作品,他的精神内核并不具有纳粹的野蛮和暴力,却显得温文尔雅。
每晚回来,男主都会礼貌的摘下帽子,轻步在他们的中间,像家人一般,与他们静静的说会话,表达它对艺术的热爱,对战争的焦虑,或者蹲下来借他们的炉子烤烤火,会在他们的书架上轻轻的徘徊,拿出巴尔扎克、莫扎特等书籍,问该先读哪一本?然后,跟他们道晚安。
爷孙俩从始至终没有一句话,只顾看着书,一言不发,任男主对着空气独白,星火在火炉里荡漾。
就这样一天天,夜幕降临,男主归来,依旧摘下帽子,说几句话,然后晚安。而女主的内心也被男主的真诚和耐心慢慢开始软化和触动了,这个微细的情感变化过程,女主总是小心翼翼藏掖着,生怕被发现。
可就在圣诞节夜晚,爷爷出去参加弥撒了,女主穿着修改好的妈妈的衣服,在火炉旁似乎在等待什么。
军官急匆匆回来拿东西,见女主一个人,不禁脚步慢了下来,然后撩开窗帘,说多么美好的夜晚,然后就开始弹起了巴赫的曲子,谈到一半,戛然而止,情起,似有微思,走近背对着他坐在沙发上的女主,伸出手,想触摸她的头发,可女主还是一动不动,但紧张的神情已经弥漫在每一寸的呼吸里,最终军官还是收回了手,说了句“祝你圣诞快乐”。
这短短十厘米的距离,却是隔着多么深的无奈与隔阂。战争所带来的痛苦与偏见,让一份美好的爱情在音乐中升起又消逝。
随着影片的进度,男女的爱情也一步步更加深入微妙,但始终在你退我进退中摇摆微晃。几次军官发现女主的心思,想要送她,她都冷漠的婉拒了。
最后军官道别离开小镇前往俄国前线,而女主终于鼓起勇气,跑到军官车前,手足无措的说了两个字“再见”。
这两个字或许就是一辈子的别离。有些相遇注定是悲剧,但正因为如此,它才变得那么美,美得只能端着它放在胸口,然后在余生里里慢慢回味,就像那首深沉如海的乐曲,总会在记忆的隐秘处静静流淌,这也许就是对那些得不到的爱情给予时光最好的馈赠吧。
05 这是西那解读的第5个女性人物,【战争时代,面对爱情,隐忍克制的法国沉默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