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渴望自己的孩子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只要是为了孩子好,不惜代价。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師,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力量,当他们具有学习能力的时候,首先的条件反应就是模仿父母。在孩子面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得三思而后行。
在美国,有两个家族都已繁衍了八代子孙。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前康乃狄克州德高望重的著名哲学家嘉纳塞·爱德华。由于他重视子女的教育,并代代相传,在他的八代子孙中共出了1位副总统、1位外交官、13位大学院长、103位大学教授、60位医生、20多个议员……。在长达两个世纪中,竞没有一人被关、被捕、被判刑的。另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纽约州的马克斯·菜克,他是个臭名昭著的赌棍加酒鬼,开设赌馆,对子女教育不闻不问。在他们八代子孙中有7个杀人犯、65个盗窃犯、324个乞丐,因狂饮夭亡或成为残废者的多达400多人。从这两个家族的八代发家史,可以明显看出,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对孩子来说,家庭环境类似母亲的子宫。母亲的子宫是孩子的第一宫殿,家庭环境是孩子的第二宫殿。
每个人,还沒呱呱坠地,就可通过父母的生活态度来预测他的未来。所有的孩子的性格、行为、习惯都不可能是无缘无故地形成的,从任何一个孩子的身上都能折射出这个孩子的家风。
培养孩子的三观,影响他们的行为,养成他们的习惯都是在为孩子扎根,只有根深了,才无惧风雨,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有的人会说,我真的教不来孩子。没有人生下来就会当父母的,只要你在努力奔跑,给孩子树立一个正面的形象,相信你的孩子应该也是积极乐观向上的,只需潜移默化的给孩子传递正能量,具体怎么去做,相信孩子遇到事情,面对自己的问题都有自己的分寸。
正如郑渊洁所说的,“家长自己做出成就,是给自己的孩子施加压力的最好方法。家庭教育的秘诀:闭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给你的孩子看。”
反之,如果你只是在要求孩子应该怎么怎么去做,自己没有以身作则,相信效果会大大的打折扣,甚至跑离了期望的轨道。孩子最讨厌:自己飞不起来,就在窝里下个蛋,要下一代使劲飞。
与其事后抱怨,不如和孩子一起努力扎根,相互约束,相互促进,共同寻找最好的契约点,你能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孩子也能按自己的方式生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么就需要家长付出个人的努力,不断进修自己。”
扎根的过程或许是痛苦的,或许是肉眼察觉不到的努力,或许是付出了很多的很多,却仍然得不到想要的结果,没关系,“不经一翻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滴水穿石,不是因其力量,而是因其坚韧不拔、锲而不舍。”
不要做那个发号施令的家长,不要做那个只会用武力粗暴简单解决问题的家长,不要做那个“我是你老子”的家长。
“所有的教育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身教,孩子他不听你说什么,他就看你身边人怎么做。比如父母,你想告诉孩子一个道理,你直接对他说的话他记不住,你当着他对别人说的话他记得清楚。其实我在生活当中接触一个人,我不看他这个人行不行,我就看他的朋友是谁,立身成败在于所染。”童话大王郑渊洁给了父母们一个很好的提示。
谁也主宰不了谁的世界,你只能影响影响再影响他,似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般的不着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