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吧,写作这件事,在现在的时代下,是一件没有那么难的事情。有一定的积累,加上一定的写作训练,精进的道路不会太难,有点难听地说一句。
写的烂的人,烂的文章太多了。
就好像我提笔就写这篇文章,没有酝酿,灵感到了,信心充足,剩下的就是玄学的问题。
我的思绪,飘到了三年以前。
三年以前,我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学生。没有资本,没有身体,更没有背景,有的只是不值得去谈论和提及的年少无知。那时候的我,经常会思考一些乱七八糟的问题,比如,人的出名,究竟是原因何在?如果成功可以复制,那么,其组成部分,究竟是什么?
因为和自己死磕的原因,到最后,总结出一些法则,即老话: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或者在鸡汤一些,运气不可控制,只有努力可以控制。甚至在早期,妄想总结诸如运气是否可以量化、成功是否可以做线性回归等等模型出来,结果当然是不是特别尽如人意。
想谈的其实很简单,自己当初想多了,一句话把这个话题收住:成功不可以复制。
这句话背后,所隐藏的深刻地涵义,我想,很多人都明白。一个人的成功,并不是先有很多东西,然后就技能点堆满,一击BOSS胜利,这是理想的情况。而现实往往是相反:成功了,在总结出自己过往的一些经历和经验,当然了,天知道到底当时是不是真的发生过一模一样的事情。人的记忆总是有偏差的,而所说的话语,自然是一种成功的同义反复式的论调,在任何角度,都不具备学习或者参考的借鉴意义。
难,自然是很难。世界上的马云只有一个,但是还有无数活出自己人生的成功的例子。视野的放宽,是不难的。旅行家、教师、创业者、白领、艺术家,每个人都可以活出自己想要活出的样子,而并不一定要只讲求商业上的成功。从金钱这一个维度,来衡量人的价值,这在任何的时代都是仅仅是一个方面,在这个时代,也不会例外,人与人之间的关怀、精神的高洁追求、家人和朋友,这都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多重标准。
难得时候,已经过去了。中国的产业的升级,传统产业的去产能,经济结构的转型,改革开放之后的支柱产业的引擎的渐渐地熄灭,所谓“新常态”下的新经济的起飞,这个过程,社会的阵痛,已经在渐渐地完成了。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未来是新经济的天下。
而我们所有幸存下来的人,应该感到庆幸。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紧地捆绑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应当是如释重负的。
好像讲了一堆大道理。从难得时候已经过去了,再开始讲起。
我本人,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就好像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所提到的,我们越是适应这个时代,我们就喝的越多。而我,时代越是变得嬉笑怒骂不知疲倦,我就越是缄默和寡言。我的一个朋友X,在微信里,存在了有好多年。我们的谈话不多,半年可能才会说一两句话,但是至今依然还保持着很好的关系。
有时候,我会思索。其实时代变了,我们也都变了,是凭借什么,还能维持好朋友的关系呢?我跟他是大学同学,但也仅仅只是同学关系而已。毕业之后,应当各奔东西,也许这辈子也难得见到几次,各自都在自己的生活之中奔命,顾不得太多其他。有时候,突然一个想法会冒出来,如果我们都彼此保持沉默,那么,是什么,让我们能够知道对方的底细呢?朋友圈可能不是一个好的观察的样本,因为彼此都太了解在朋友圈的动态。而对话,如果不进行对话,也许就彼此走散。
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海明威的一生去学会闭嘴,鲁迅的不开口觉得好,一开口就是错。还有太多太多的成功学和厚黑学,告诉我们的事,要学会闭上嘴。我的母亲早就劝诫我,男人,应当沉默,说话的时候,要有力量。
但究竟要沉默到什么时候呢?做一个假设,我们在悲痛欲绝的时候,例如丧失了亲人的时刻。在这个时刻,是发朋友圈来进行告示呢(显然不是特别可能),还是聊天来抒发情绪呢?、可以想到的情形是,两者都不太可能。面对成活的锤炼,我们都知道了生活的艰难,许多事情,也只是闭口不谈,甚至是硬熬过去。
我很同意一个观点:人不能一直孤独,要有倾诉的对象。有时候,倾诉的力量,是非常之大的。在时代的洪流中,我们都是直面生活的英雄,但是人在遇到巨大的悲伤的时刻,是需要倾诉,而不是继续保持沉默。如果是这样,一辈子的难处,都要往自己肚子里头咽了。这显然,至少,不是我想要的姿态。
生活依然在继续,我不知道前方会有什么样的困难在等着我。加了几十、上百人的微信联系人,也许没有两个能够倾诉,人和人之间的孤独感,是被移动互联网所消除了,还是放大了?越来越多的消息,考验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大脑CPU,都知道的是,越来越多的消息占居着生活,亲密关系是否还有可能...?
往往问题来不及多考虑,就被拖入下一个情景。Eason的歌中这样唱到:被推着走,跟着生活流。
我的生活方式,是保持着和许多圈子的关系,其中有浅有深,还有和一些朋友的密切联络,有一些是网上的,有一些是网上和线下都有的,还有一些活动,会去参加。其他的时间,一个人独处,保持独立的行动,还有较少被绑架或打扰的生活。早睡早期,饮食规律,偶尔运动,读书和娱乐,学习,偶尔的冥想。
这可能不是一个长久的生活习惯,但是在目前阶段,可能是较为合适的选择。
一个人的生活,有一些像修行,其实自己早就是一个修行的人。明心见性,时常观照自己的内心,擦去尘埃,没有经常去参加一些宗教活动,但也尽力时刻去保持心灵的澄澈。特别想看一本书,名字具体记不得了,大概是独自生活的第五年之类的。也会去想,独自生活挺不容易,但是还年轻,青年应当是不惧怕孤独和寂寞的。他有太多的机会,去拥抱这个世界。
离开学生时代已久,一路升学,一路结交新的同学,一路告别。这是一段扎心的回忆,人的生活总是一直向前的,而过去,也会时常作为留恋,一种所谓“思乡”的情节,再强大的人,也许都抵抗不了这种情绪的波动吧。
好像这变成了一篇日志。我无意去写日志,总感觉,心灵鸡汤都会比日志要好,毕竟鸡汤可以抚慰他人的心灵,而日志只是自己与自己的谈话。
故事吧。故事,还是有的。在北京实习的时候,会遇到一个姑娘,那个姑娘,是在一个软件上认识的。前前后后约过四五次的样子。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的她,在五环以外有租房子,那时刚毕业的时候,大家都会有的窘迫。没什么钱,只有热血,还有梦想。
那时候不懂绘画,对于梵高、莫奈、后印象派还是一种门外汉的状态。记得她画过一幅画,是一个裸体的女子,在湖中心,月光照亮着湖面,泛起的波光,和洁白无瑕的身体,组成一幅夜色撩人的画。
后来想想,当时,同样是没有太多的交谈。可能就是缺少了这样的交流,才导致互相的没有深入认识。简单地聚会,并不能够让彼此更了解自己。也许是出发点就是错的,但总有一些片段,还是可以回想起来的。
奥森公园逛完的那个夜晚,互相吐露,当然,大多数是她,向我吐露内心的不快。前男友对她虐待,而她有一些艺术家身上会有的那种忧郁气质,还有对于深处苦难情景下的坚韧不拔。彼时的我,是一个正在奋斗的青年,不能给她太多,但是依然是有希望的。对于孤独的体验,我们是有相似的地方的。同样是一个人独处,我们都经历过一些挣扎、不安和惶惑。对于痛苦的理解,我们应当是相似的。
一些记忆,可能是被时间所冲刷吧,有许多明亮的色彩,有一些难过的经历,也都慢慢褪去了其颜色,变得温暖而具有厚重感。北京那个地方,我是呆不下去的,严重的雾霾,疯狂的房价,令人呕吐的交通。没有吸引力的城市,在下次准备踏入那里之前,是需要好好做一番考虑和决定的。
在找工作的硕士毕业的那一年的上半年,在北京,是有许多不快的经历的。艰难会有,但未来总会更艰难,不是嘛,所以更加要振奋精神啊。现在身处二线城市,没有一线城市的竞争压力,但依然会每天督促自己努力学习,做事情。人一旦懒下来,就会陷入空虚,就会陷入所谓的“一滩烂泥”的状态。从来不标榜自己是葛优躺,因为那种状态,自己实在是无法接受,被空虚所折磨的感受十分糟糕。
不知道此刻,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是否有同样的挣扎。无论是在一线城市,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或者是三四线的小城市,每天面对着枯燥的工作和生活、人际圈子,是否也想过换一种环境去生活。一线城市的焦虑的你,被迫留下来的你,还有不知道为什么留下来,暂时没有离开的你。三四线城市,已经结婚生孩子的你,是否会把在大城市打拼的同学的微信朋友圈屏蔽?因为,确实不在一个生活的环境下面,人总会渐行渐远。
而此刻的我,对生活,还算满意。至少,没有太多的烦恼。而你呢,是否会有同样的感受?面对生活的洪流,每一个人都无法站稳脚跟,如果是许多人一起抱团,那么就更加容易被冲刷跌倒。在无奈的生活下面,是否还有自己的理想?是否还记得自己童年时候的梦想?是否还有再次挣脱生活的铁链的力量、果断和勇气...?生活的面目,本来是差不多的,在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你是否愿意迎着风浪去搏击,哪怕后果是船毁人亡...?或者最后成为英雄,被后人记住,被历史书写,成为不朽。
坦率地说。在时代的大浪之下,我愿意迎风去搏击,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阶级固化,在这里不是我们逃避的借口。去打破森严的壁垒,颠覆既定的规则,趁还年轻。手握长炮,去轰开城堡的城墙,这是我在这里用热血书写下的誓言。
爱情,我舍弃过。未来,可能还会舍弃。可能是因为心中,觉得有更加重要的东西。可能觉得,在现在的社会,还有打破阶级固化的可能。如果你能感受到我的脉搏,就紧握我的双手,套用一句流传地很广地句子。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奥德修斯,迎着心中的方向,哪怕有众神在前面阻挡。塞壬的歌声,会诱人忘记前行的方向。坚定信念,你是否有决心,成为自己的英雄,还有所爱你的人的英雄?其实没有成功,也没有关系。瞄准的是月亮,降落的地方,一定高于云层。失败也没关系,每一个支持你的亲人,其实都在你的身后等你回来。
手握长矛,遥望大海,远方星辰闪烁。黑夜的铁幕下,躁动不安的人头在攒动,家伙们蠢蠢地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