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觉得,婆婆在同区域、同龄人中是很潮的。
婆婆本是一农村一能干农妇,后为了给哥看孩子把家里的猪一卖,就住到了城里,逢麦收、秋收季节回家。后来哥家孩子大了,婆婆却不愿回老家了,又跟嫂子不大合得来,索性就撺掇着在镇上上班的老公在哥家附近小区买了一二手房,婆婆给帮了点钱。这样,婆婆就在城里住了下来,但却又一直喊着孤独、寂寞,于是我们就逢周末、节假日跟她掺和掺和。
婆婆能说会道,脑子活络。在城里生活几年,不但跟小区的老人们混得熟,连附近她常去的几个商场的服务员都跟她熟。婆婆不喜欢做饭,但却经常去商场买菜,尤其是买下架菜(处理菜)很有一套。她清楚地知道哪些菜是要下架处理的,哪个商场面条几点下架……于是,她就掐着点去,若是早了,就转转看看,挑些卖相不好却又不影响吃的蔬菜,找到服务员,三言两语人家就被她说服贱卖给她了。我是真佩服婆婆这点,要说也随她在城里生活有些日子了,平时我也常去商场 ,但一次也没买到像婆婆买的那样的物美价廉的菜品。
跟婆婆一块出去,老太太绝没有农村老太太的吃瘪、怯气,话语上潮着呢。逢人就叫“美女”“帅哥”,人家要跟她来普通话,她也就半土不洋的普通话跟人诌……倒是我,不但连“美女”“帅哥”这样的称呼喊不出口(只给学生或熟人调侃时用过),普通话更很少用(要说还是一语文老师呢,普通话似乎只是我的职业语言)。想想真是佩服婆婆的勇气!
婆婆还追剧。前段时间是《遥远的距离》,最近看的是《陪你到天世界的尽头》。午饭时我扫描一眼,酷似港台狗血剧,婆婆边看边给我讲,一顿饭时间我基本弄懂了剧情,从父辈情感纠葛到下代儿女情怨,悬念迭出,冲突不断,难怪婆婆上瘾!直到我午休结束,发现婆婆一人还在客厅目不转睛地对着电视儿女情长呢!
嘿嘿,家有一老是一“宝”,愿我们家这“宝”一年更比一年“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