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二蛋午睡,都要费很大劲。要么抱着跳舞,要么陪看儿歌,要么骑车溜达,总之,就是不能乖乖地躺在床上午觉。
而且,每次好不容易把他弄睡,往床上放的那一刻,他总要打一个大大的哈欠,然后长长松一口气,搞得我心惊肉跳。
那一刻我心虚的要命,怀疑到底是人家迁就我,试着睡一睡,还是真的瞌睡了?
由此联想到武志红曾谈到一个案例:
一个明星,在孩童时他奶奶对他的溺爱在一件小事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幼儿园老师常常向家长告状,说他在学校不午觉。为此,想让家长配合老师,教育一下孩子。
孩子奶奶听说之后,二话没说,辞掉工作到孩子的幼儿园做了一名校医,让孩子午休时在她的医务室玩耍。
这个明星长大后,在一次公开场合谈到家庭教育,特别感恩曾经受到的特别的尊重和家人给予的自由和宠爱。
每次把二蛋往床上放,这个案例就要溜出来,戏弄我一下,让我看到自己“皮袍下的小来”。
爱都一样,爱的级别却大不相同,让孩子体验到的爱不同。
明星奶奶给孩子的爱,是尊重和自由。我给孩子的爱,就是要午睡和听话。不午睡,想尽办法让他午睡;不听话,软硬兼施让他听话。
高级别的爱,是给对方自由和为对方牺牲,而不是占有和索取。
当然,爱是没有级别的。只有爱和不爱。当要求对方放弃自由而顺服自己时,与其说爱对方,不如说爱自己。
这个互动的深处是自己那点不太说得出口的真实:自己被这个精力旺盛的小东西折腾得太累了,想休息一下。只有这个小东西先休息,自己才能休息。所以,在我看来,午休对他是“好”的。但二蛋心中是否也认为好呢?未必。
牺牲的爱,很多父母在很多层面能行出来,比如无怨无悔悉心照料。但在很多层面却难以行出来,比如完全理解和包容接纳。常常难以理解一个年纪幼小或不优秀的孩子的行为,更难接纳他们的缺点。
面对幼小的孩子,基本不商量,全权代理他的生活。生活中只需要孩子做到两个字就是好孩子:听话。
面对有缺点的孩子,只有一个字:改!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有缺点却没改变的,都不是好孩子。
如此说来,我们都与“好”无缘。因为我们自己身上还有很多自己知道却难以改变的痼疾。
好在我们可以遮瑕掩瑜,保持还算不错的形象,可怜了不太会掩饰的孩子们。常常暴露缺点,把自己搁置到不好的境地。
面对孩子,愿意接纳他不午睡,愿意牺牲自己陪他度过一个个午休,这可能是极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可以体现最高级别的爱。
明星奶奶对孙子的爱,在别人眼中是过分溺爱,却可能正是一种最高智慧的爱。我认为是天经地义的爱护,可能恰恰是一份过度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