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七十年代这帮家伙,小时候家里一般都有弟兄姊妹三、四个,有些家庭甚至六、七个。孩子多了,大人整天忙生计,自然不会像宝贝一样看待,基本都是放养,待遇和小猫小狗没有两样,挨打是家常便饭。我从小到大基本算比较乖的,却也挨过不少揍,记忆深刻的有三次半。
两三岁的时候,家里非常穷,粮食很珍贵。有一天,我端着小饭碗屁颠屁颠的到处耍,记不清是吃饱了还是玩累了,随手把没有吃完的饭倒在了路边。父亲上厕所时先是看到我陶醉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自嗨,然后看到了地上的饭和扔在一边的小饭碗,二话不说,拎起我就揍,一边揍还一边大声的骂。幼小的我哇哇大哭起来,哭声被奶奶、叔叔们听见了,赶紧跑来拉住父亲。可是父亲的脾气火爆,我倒掉的饭可是大人们勒紧裤带从牙缝里挤出来给小孩吃的,他哪里肯住手,越有人拉他好像揍的越是来劲,他拎起我的一条腿就要把我丢到河里去,叔叔们赶紧来夺我,我像一根粗麻绳一样被拉过来扯过去,直到父亲气消了一些,才把我丢给了奶奶。奶奶把我抱在怀里,心疼的安慰我,我只能在奶奶怀里不停的抽泣。按照当今孩子们的说法,父亲应该就是变态,我这肯定算是被虐了,然而这次挨打的结果是我从此再也不敢随意浪费粮食,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几十年后的今天,日子虽然好过了,我也从不过度消费,这不能不归功于我的父亲,归功于我挨的这顿揍啊!
当年,父亲是民办老师,所以我五岁多的时候便沾他的光提前上了小学。刚开始,放养惯了的我像小马驹被套上了缰绳很不自在,总盼着能无拘无束的撒欢儿。有一天,我趁下课拎着自己的小板凳溜回了学校隔壁的家。老师第一时间告诉了父亲,我的小板凳还没有落地,父亲的鞋底却先落到了我屁股上。没等他开口,我吓得赶紧抱起小板凳向学校跑。父亲跟在我后面追着,走几步在我屁股上踢一脚,就这样一直把我送到教室门口。在全体同学和老师的注目礼下,我流着泪忍着疼回到座位,心里的阴影面积根本无法计算!本次的效果是我后来读书,除生病外从不请假。清楚的记得上初一的时候,我过十二岁生日家里宴客,父亲骑车到学校接我却被我坚定的拒绝了。
如果说在“棒打出孝子”的观念影响之下,家长对打骂孩子拥有绝对的权利,那么在渴望子女成龙成凤的年代,家长则授予了老师相对的责罚权,老师揍学生仿佛也是天经地义。
那时候,小学五年级就是毕业年级。当时我的成绩还不错,常常受到老师的优待有一些优越感,偶尔的会演出一些轻喜剧,但结局往往演变为悲剧。有一天晚自习,老师布置好作业后就离开了教室,大家都埋头写作业,安静的教室里只听到汽灯的“吱吱”声。突然,头顶上好像有什么动静,接着有一个同学叫了一声:“盐老鼠(蝙蝠)”!教室里马上热闹起来了:女生吓得尖叫,男生都拿起书或本子争先恐后的向蝙蝠扔去,想把这不速之客击落下来,可是蝙蝠像是安装有导航系统,任大家万弹齐发,它依然闪转腾挪自在飞翔。我坐在第一排,看它飞到讲台区域盘旋时,便拿起书跑出座位去投它,可是“敌人”很狡猾,马上围着教室兜圈。我沉浸在这追打的快乐中,一心想成为“战斗英雄”,就捡起书追着它打,几个回合也没能把它绳之以法,“激烈的战斗”引起同学们不断的欢笑。猛地,我感觉笑声突然停了,教室里静了下来。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定下神环顾教室,并没有看到老师,却看到有的同学好像憋不住的想笑。我又仔细的向每一扇窗外望去,终于在前窗的黑暗里,隐隐看到一张脸,正是上自习课的老师,他站在那里不知道有多久了。我没有被蝙蝠击败,一瞬间却被自己的天真击垮了。老师很快从门口进来了,他没有说话,拿起桌上的书本“啪啪”一顿打,打完,厉声让我滚回了座位。这一顿揍后,虽然没有上“政治课”,我也很清楚自己的错误,暗自下了决心,好好学习,最终考上了不错的初中。
上初中那会儿,“跳农门”是父母和我们最大的目标。老师们为了这样的目标,千方百计,呕心沥血。晚自习以后,毕业班是要再上一节自习课的。当时条件艰苦,男生们是直接睡在教室里的,几个课桌合拢直接当床,所以下晚自习以后,男生们会先去洗漱,洗完后再回到教室自习,洗漱的时间一般控制在20分钟以内。某天晚自习后,我和一位汪姓的同学洗漱完以后竟然忘乎所以得玩起水来,当我们发现旁边再无他人时才意识到时间过去很久了。我们以冲刺的速度飞到教室门口,同学们都在安静的做作业,班主任杨老师静静地站在讲台前面,他在全校可是以“四大名捕”般的声誉闻名,平时连别班的学生看见他基本都绕道走。以前我是看他揍别人,今天自己肯定也跑不了了。我俩耷拉着脑袋,瑟瑟的站在教室门口的黑暗里。汪同学小声喊了一声“报告”,老师先看了一眼我们,慢慢走到门口指了指时间问:“为什么能洗这么长时间?”汪同学支支吾吾正要解释,杨老师的巴掌就到了脸上,他头一转又“啪”的碰到门框上,摸着头也不敢叫疼。教室里的同学都吓得大气不敢出,我更是躲在汪同学后面筛糠。也许是杨老师觉得自己出手太重,也许是他觉得我当时个子太小经不起他的巴掌,当我做好准备迎接他那暴风骤雨的洗礼的时候,他的巴掌并没有再次扬起来,只是狠狠地批评了我几句,就让我们回到了座位,所以这一次挨打我只能算半次哦。后来,我和汪同学都考上了中专,有了不错的工作。多年后,师生聚会,我俩的这次挨打常会被大家提起,大家有的只是欢笑,我们也总会以此为由敬老师一杯酒。对老师,我们没有仇恨,没有抱怨,有的只是感激,感恩!
每每想起以前挨过的打,总会有无限感慨:那些年代,我们没有某些所谓的法律保护,父母的打骂,老师的惩戒,为我们纠正了偏离的航向,增添了续航的动力,我们阳光、健康、茁壮成长,意志坚强。现在,在相关法律的保护下,孩子们变得脆弱、自私、冷漠。中小学生面对家长的教训、老师的惩戒动辄自寻短见,因为亲子、师生矛盾而发生的弑亲、辱师事件也频繁刷屏。我就想问:到底是谁错了?到底是哪里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