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5,春节假日期间,我们参观了江西省宜春博物馆。
宜春,位处江南的鄱阳湖之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积淀深厚。
宜春在十万年前就有古人类生息劳作。商周时期的吴城、筑卫城闻名遐迩,位列“唐代六大青瓷名窑”的洪州窑光耀中国陶瓷史,唐代卢肇是江西第一名状元,高安元代窖藏、靖安李洲坳东周大墓震惊中外。
光耀中华的城垣文化、书院文化、状元文化、禅宗文化、天工开物文化、药业文化集中彰显宜春历史文化的特色。
宜春市博物馆位于江西省宜春市芦洲北路536号,成立于1979年。
博物馆占地2112平方米,建筑面积11400平方米。
宜春市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现有馆藏总量11391件,珍贵文物1159件(其中一级13件,二级75件,三级1071件)。
主要种类有瓷器、陶器、青铜器、铁器、杂件和革命文物。
宜春市博物馆有序厅1个、基本陈列展厅7个、临时展厅2个。
博物馆基本陈列围绕宜春历史沿革和特色品牌文化,分历史文明、近现代史迹、禅宗文化、民俗文化和自然生态五大部分。
宜春市博物馆历史文明分为三个展厅。第一展厅为尘封下的辉煌,讲述宜春的重大考古发现。
樟树吴城商代遗址、靖安李洲坳东周大墓、高安元青花窖藏、华林宋元明造纸作坊遗址等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震惊海内外,突显昌盛之邦丰富的历史内涵。
李洲坳大墓号称“江南东周第一墓”。
墓穴南北长14.50米,东西宽11.30~11.70米,深约4.0米,面积160余平方米,墓底放置有棺木47具。
被评为2007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第二展厅为历史沿革,讲述宜春建县、立州、设府的历史变革。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首置新淦县,治所淦阳(今樟树市)。汉高祖六年(前201),置宜春县(治所在今袁州区)、新淦县(初治地今樟树市)、建成县(治所在今高安市)。
隋开皇十一年(591)在宜阳县设置袁州。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宜阳县为宜春县,仍为袁州治所。隋大业二年(606)废州,复置郡。袁州改宜春郡,仍治宜春县。唐武德五年(622)复废郡,置州。宜春郡改袁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于袁州设总管府。南元至元十九年(1282),升袁州总管府为袁州路。
明未,今宜春境内设有3个府级政权机构,分别为:袁州府,领宜春县、萍乡县、分宜县、万载县,治所设宜春县;瑞州府,领高安县、上高县、新昌县(今宜丰县),治所设高安县;临江府,领清江县、新喻县、新淦县、峡江县,治所设清江县。
第三展厅为人杰地灵,讲述宜春的书院文化和历史名人。
唐宋以降,宜春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朝廷州县办学的政令颁行,“四境之内响应而图之”,宜春各地更“发愤于此,莫不相励而赴之”,大办教育、兴建书院,在袁州大地蔚然成风。
浓厚的儒学氛围使宜春逐渐形成“家家生计只琴书,一郡清风似鲁儒”的民风,自此翁然大肆,人才之盛,甲于天下。
中晚唐时期,宜春赢得了“袁州进士半江西”的美誉。
宜春市博物馆近现代史迹部分,主要由土地革命时期的秋收起义、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和抗战时期的上高会战组成,还介绍了与宜春关系密切的革命功勋。
禅宗文化展厅中禅宗文化部分,首先是禅宗法脉,介绍了禅宗的形成与发展。
天下名名山僧尽占,宜春山水多佛踪。宜春禅宗文化在中国佛教禅宗发展史上有着极其显赫的地位。
“马祖兴丛林”,“百丈立清规”,禅宗五家中有三家发端于宜春,其中临济宗萌芽于宜丰黄檗山,曹洞宗扬穗于宜丰洞山,沩仰宗结果于袁州仰山。
另两宗的杨歧开宗祖师方会悟道于上高九峰山,黄龙开宗祖师慧南则悟道于宝峰寺。
展览介绍了马祖道一与百丈怀海所居的两大禅寺,三宗形成的祖庭寺院和现存的十大名寺。
也介绍了什么是禅,禅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禅宗故事。
天下清规:百丈怀海禅师针对禅宗的特点,结合佛教的大小乘戒律,创立了“禅门规式”,由于怀海禅师住锡百丈山,又称之为《百丈清规》,也称《天下清规》。
它的制定是怀海禅师对禅宗的重要贡献。
今百丈山“天下清规”石刻为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所书。
宜春市博物馆民俗文化部分,分“花开民间”和“传统工艺”两个主要部分。
内容包括高安采茶戏、丰城岳家狮、万载得胜鼓、开口傩、夏布、花炮、樟树药俗等,分别从其源流及影响方面进行阐释。
宜春市博物馆自然生态部分,主要从动植物和矿藏资源两大方面,展示宜春“江山多胜游” 的优美风光和“物华天宝”的丰富资源。
商代云雷铰青铜绕。
西周云雷役青铜甬钟。
青瓷双系鸡首壶,南朝。
青釉盘口壶,晋。
曲耳束颈兽爪足饕餮纹铜炉,元。
清青花九狮纹胆式瓶。
青釉堆塑青龙仕女魂瓶,明。
兽面纹贯耳铜扁壶,元。
仕女尊式花瓶,清。
宜春的历史如一条璀璨的长河,从远古到今朝,文化遗存和文物精品蔚为大观。
宜春博物馆陈列展览以大量的文物珍品集中展现方式,阐释宜春浓厚的历史文明,让我们在大饱眼福的同时,加深了对宜春、江西和中华历史传统文化的了解,并眼界大开,为之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