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不要站在现在看未来,而是站在未来看现在。”
“不能只看现状,然后根据现有资源整合,走到哪儿算哪儿;而是应该倒过来,假设未来的终点,并为此设计一条可以抵达的路径。这一路径包括资源、人员、架构、产品和用户体验的配置。”
1.2
做一个乐观主义者,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忽略悲剧和不平等。做一个乐观主义者,意味着你会被那些取得的进步和为进步努力的人激励和鼓舞,然后参与其中,在更大范围内让世界进步
坏消息引人注目也是好事。因为对一些事情的不能容忍,可以让驱使你想把世界变得更好。所谓不满驱动进步。但是,另一方面,他也认为,坏事需要好事来平衡,当你看到进步,你就能把更多力量投入到取得更多进步的事业中。
“对威胁零容忍是人类天性。进化让我们时刻关注那些想要吃掉我们的动物。”
1.3
海子 西川 福克纳 海明威
要入乎其内,要出乎其外
1.4
决断力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连串选择的能力。任何决策,第一步都是把复杂问题进行简化,将决策问题处理成为几个选项的选择问题,然后分析各自的利弊,找到一个满意的选项。
第二,决断力的本质是一种比较的能力,是一种不断强化认知的能力。
人在进行选择的时候,本质上其实是一个比较的过程。人们首先会根据自己能够接受的满意度划定一个标准,然后比较各种选项,而决策就是一个筛选和放弃的过程。就像你找工作,最初你能接受一个工作,就是因为这个工作能基本上让你满意。当你工作了一段时间,积累了经验,有了新认知,你就会重新审视自己先前确定的最低满意水平。然后再按照现在这个满意度水平去找新的工作。
第三,决断力是一种处理“不确定性”的能力。“不确定”的真正含义是,它是无法用概率来衡量的。如果一件事,你能给出30%或者50%的概率,这就不叫“不确定性”。真正的不确定性,是你不知道它的概率是多少。当我们遇到不确定性的时候,所有我们熟悉的决策逻辑其实都失效了。所以决断时,是需要我们有处理“不确定性”的能力的。
1.5
真正驱动投资回报复合增长的正是知识和思考力的复合增长。只有思考力的增长速度超过资金增长速度,投资资金才会安全有效
1.6
写作机器人目前面对的挑战:
一是深度的内容很难自动生成的
二是计算机的推理能力以及自然语言理解方面仍有更多的挑战
三是目前写作还不能针对不同读者做到个性化
1.7
文化的进化和生物的进化不同的地方在于,文化的进化不仅仅通过个人基因来进行,更重要的是在群体范围内通过文化传承来进行,是一种“非自然选择”。
“如果从今天的维度再向前看,因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出现,我们这个物种仿佛正在形成一个集体的大脑,每一个个体正在演变成这个集体大脑中的一个神经元。”
1.8
人类的知识结构是树状的,它不是一个个问题组成的,而是一代代人积累出来的。
一个领域的全部知识就是一颗大树:
根部是创始人和他最重要的2-3个弟子;树干是这个专业在长期积累过程中要完成的使命;树枝是后来演化出的各个流派、分支。
想要进入一个领域,先要把根部扎稳,反复精读开山祖师的书,把笔记写到烂,甚至到能背下来的程度;接下来和这个行业最顶尖的人,了解树干的使命。
搞清楚以后,差不多就可以掌握这个学科最核心的20%了。
树枝纷繁复杂,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演变,可能已经子孙遍地了。就像今天的经济学,可能分支学科就能列成一本书,这该怎么办?
这些树枝其实都是在争论中延伸出来的。
天底下的争论永远是一群人相信集体的力量,另一群人相信个人的智慧。所有的理论、方法、证据,都是在围绕着这两个点在做延伸,目的是说服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