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一场0比0,让他们在16强提前遭遇了阿根廷。
原本世界杯分组时,设定的种子队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在16强碰面的。比如C组的法国,和D组的阿根廷。
法国小组赛一路有惊无险的拿到6分,在确保出线的情况下,以替补阵容迎接汹汹而来的丹麦。丹麦尚未确保出线,知道比赛开场不久听说隔壁两战全负的秘鲁居然已经两球领先有出线希望的澳大利亚。
这个喜讯来的太突然,突然到丹麦队突然没有了奋斗的目标,进球也好不进球也好,这一场即使输了也挡不住出线,所以他们的态度就消极了。
两支无欲无求的球队相遇,互交白卷的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几个小时候,当他们知道了D组两场生死战的结果后,丹麦也许就会为自己的不思进取有一点点的懊悔了。
阿根廷与尼日利亚的比赛,以一粒绝杀结束,克罗地亚三战积9分小组第一,阿根廷拼了一场终于续命成功。
于是16强法国遇到老对手阿根廷,丹麦遇到老对手克罗地亚。
我猜想丹麦更想遇到的应该是阿根廷,毕竟维京伙伴冰岛已经示范了针对梅西的正确阻击办法,同样高大的丹麦也许会比冰岛人做得更好。
阿根廷的成功逆转,似乎是老对手尼日利亚送来的大礼包,原本该像之前两位前任一样打防反的尼日利亚,趁着赢了冰岛的嗨劲,居然与拥有豪华进攻群的阿根廷打起了对攻,于是梅西终于有了机会用自己最娴熟的技巧把球送进球门,非洲雄鹰又一次被潘帕斯雄鹰啄了眼。
阿甘说,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足球场上却比一盒巧克力的味道确切多了,虽然不到哨声结束,你也不会知道等待自己的是满场嘘声还是激动的流泪,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胜利总是通过努力争取到的。
阿根廷争取了,他们就得到了回报,只要战胜了法国,梅西就有与C罗会师的机会。
丹麦消极的后场倒角,只为把时间耗尽,除了引来己方球迷的怒其不争,还会有意想不到的对手会给予迎头一击。
展望一下16强的对决,法国跟阿根廷打对攻的话,我想“球王”马拉多纳估计还要激动一回。毕竟博格巴偶尔不在线,吉鲁三脚“这都不进?”不知道能不能等来一个“这也能进?”
而克罗地亚均衡的配置,老道的战略,估计不会给小舒梅切尔上演乃父当年“丹麦童话”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