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个院子里住着好几户人家,有家族一姓氏的,也有杂姓的,他们大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块地盘,一孔窑洞或者一间房子,不大的地方里挤着七八口人,有的还是老少三代人。晚上睡觉是挂起来睡还是叠起来睡,只有自家人能知道。
如果是十几户人家上下层的筒子楼、那说明每户人家里肯定有吃公家饭的或者是全部吃黄粮的,所谓黄粮就是非农业人口。不管那种院子,都会分别堆放着煤、柴火等,门口有水桶、扁担、杂七杂八的东西,还有横七竖八拽着的凉衣绳,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民间生活的真实写照。
八十年代初期,借着改革的春风,人们开始起房盖厦,独门独院的小二楼成了一股风,但都没有脱离烧锅炉倒煤渣的命运,于是能住进单元楼的人们就成了人们羡慕的对象。
什么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有好处也有不好处,就如同硬币的两面性。住在单元楼的人们永远也享受不到独家独院的那种夏天在院里纳凉、凉晒衣服、种点小菜的好处,而住在独院的人们也品味不到单元楼的雅静、干净、出门无担忧的那种感觉。
如今高楼林立,住在高楼里,人们可以远看高山和平川,近看灯火和人家,还有那种高膽远瞩放眼世界的感觉。
尤女士在独门小院里住了二十多年,饱尝了那种夏天苍蝇飞舞蚊虫钉咬之苦,也饱尝了那种冬天炉灰雾罩脏兮兮的苦处,虽说前几年集中供热后环境有所改善,但也还是逃不脱蚊蝇的欺负,今年有幸住进了单元楼,感觉象换了人间,有着那种环境优稚,凉快舒适,出门无担尤的轻松。
可是这种轻松并非想轻松就能轻松,有句话说的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实经济基础也决定着人们的住宅条件。
谁都想住的好一点,舒适一点,正如农村的想进城,城里的想住楼,其实楼里的人是房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