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对于支付来说,可谓重中之重。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央行对支付行业的监管制度越发完善,不管是拥有支付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微信、支付宝),还是不具备支付牌照的第四方支付平台(聚合支付)和新电商服务平台等,监管正逐步覆盖。
指引出台,规范市场
为了规范第三方支付业务,改变现行支付机构直连银行的模式,央行更是建立了统一的清算平台——网联(预估月底上线测试),逐步消除客户备付金被支付机构挪用的风险。最近又发布了《支付机构将部分客户备付金交存人民银行操作指引》,明确指出从今年4月17日起,支付机构将暂时通过商业银行将客户备付金交至人民银行存管。
对于聚合支付这类没有支付牌照业务的监管,央行早在春节前后,利用不到一个月时间,从开展违规服务清理整治到鼓励聚合技术服务商为特约商户提供“聚合支付”服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执行到位。并明确要求收单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特约商户结算资金,从事或者变相从事特约商户资金结算。
对于同样没有支付牌照的新电商服务平台,以蘑菇街、有赞商城为代表,在过去六个月也陆陆续续接到央行的约谈和调研,并接受指导工作。这些电商企业通过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让支付机构仅承担通道职能,而不对企业本身账户进行托管,形成“大商户+两清”模式 ,存在着大量资金留存平台的金融风险。所谓的“大商户”,是指多家POS商户共用一个商户编码的情况,“二清”则是指支付公司或银行先将POS机的结算款支付给某一家公司,再由这家公司结算给商户。
查漏"二清",规避风险
像蘑菇街这种类型的网络电商大平台,与传统的线下商场业务一样,采用统一收款,然后分发回各个商户的模式,必然会存在钱款滞留平台的情况。
从风险的角度来看,传统的线下商场和新电商平台具有一定的区别:一是就辐射范围而言,线下商场一般是区域性风险事件,影响力有限,而互联网则无边界,最有可能导致全国性风险事件;二是就运营成本而言,传统商场通常拥有大量的固定资产,跑路成本较高,而电商平台则是轻资本运营,有网络和服务器即可。
电商平台毕竟不是金融机构,也不具有支付牌照,若不纳入监管,当平台账户留存的资金达到一定规模,就有被利用变相从事金融业务的风险,一旦平台携款跑路,后果不堪设想。
所谓聚合支付,是由三方支付衍生,具体的模式是通过一个APP或者SDK、API接口,聚合不同的支付产品,主要为商户服务。对接后,可以支持微信支付、支付宝、百度钱包、京东钱包等主要支付渠道,包括支持各种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银行以及其他服务提供商的接口。在给人们带来支付方便的同时,由于利润空间微薄,迫于竞争压力,铤而走险非法进行“二清”业务也是层出不穷。
支付监管,逐一覆盖
从1月22日到2月20日,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央银先后下发《关于开展违规“聚合支付” 服务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银支付[2017]14号)和《关于持续提升收单服务水平 规范和促进收单服务市场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2017]45号),整改违规服务机构的同时鼓励聚合支付业务的发展。央行秉承一贯的审慎思路,对聚合支付的监管,聚焦于有没有“二清”现象,是否超越收单服务外包的业务范围。
而对于新电商平台的监管,有业内人士表示,直接收购支付牌照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对于支付牌照动辄数亿的价格,不是一般新电商平台能够承担的业务。另一个模式是引入银行监管模式,增加资金安全系数。
小i认为,将客户备付金集中监管,主要为规避支付机构对客户备付金挪用、跨行清算、赚取利息偏离主业等风险,意在保护消费者的资金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