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玩农药,匹配局中一名队友,刚开始选英雄,我便选了一名我较为擅长的法师。
那名队友直说:“法师给我。”
我敲着字回复道:“不好意思,我也想......
还没敲完,队友又说:”法师给我,我要。“
我冷笑一声,单不论我已经优先选了这个职业,哪怕两人同时选这个职业,也该有礼数的加上一句:“不好意思,请问”吧?
于是删了的字,不做回复。后来游戏中,那名队友直控诉我选了ta的法师导致ta无法正常发挥出水平:“垃圾!还不如法师给我。”
我回:“真不好意思,相对您的教养,要好那么一点。”
(题外话:我法师真的玩的还不错!!!)
生活中还真是经常遇见这样理直气壮地指使别人的人啊:
不顾已经深更半夜,一个电话打来却只为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不在意别人是否有事在忙,不停地催促他人为自己做事;说话趾高气扬,从不在意别人是否方便;一有什么小事,首先想到的不是靠自己解决问题,而是不管不顾依赖别人的力量;拿别人赖以生存,明码标价的本事顺理成章地要求免费的服务......
教养体现于方面之间,言行举止,待人接物,不尽善尽美,但须得尽量做到不出错,不让人觉得难堪且难以拒绝。白岩松说:法律不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而是最低的道德底线。
那么我认为,教养是超越道德底线,继而能成为最高的行为准则。约束自己,尽量减少带给他人的麻烦,就是在社会中为人处事的行为准则。
就我个人而言,倘若一个人在拜托我帮忙时有礼貌讲道理,哪怕所帮之事超出我能力之外,也会在能力只能做到最好;可如果一个人十分不在意我是否得空便直接说明请求帮忙的来意且丝毫不加礼仪修饰,我便觉得此人面目可憎,十分厌恶。不愿与ta多说一句,更遑论提供微小的帮助。
举小例子:有时家里来朋友做客,深夜时分不便返程,便会留宿一晚。我忙拿出洗干净的棉被借她一晚,第二日早晨,棉被总被叠地整整齐齐放在床头。
再举个例子:和朋友因学校组织的活动开车外出,路途遥远,朋友主动说好必须得我和分享车油费。回程后我却推辞说不过是一趟出行,当作一起郊游了。第二日,朋友就带了精致的小礼物作为我免了油费的回礼。
......虽都是小事,可越是良好的教养,越是体现在细枝末节。拥有好教养的人,说话相处,让人觉得如沐春风;而那些没有教养的人,真真儿让人想要弃之敝履。
因为十分厌恶,才想尽量避免自己成为那样的人:
接到陌生电话前开口说一句:您好
晚上十一点到早上八点之间,无论多要紧的事,坚决不打扰别人;
能自己完成的事,坚决不拜托别人;
倘若实在要拜托别人帮忙,不仅仅只询问:“在吗?”便毫无下文。一定简明扼要阐述自己所求之事,十分诚恳且留给比人拒绝的余地。比如:“对不起,打扰一下,能不能麻烦您帮我一个忙。是这样的......如果您在忙的话也没关系,稍后也可回复我。给您造成麻烦实在不好意思。“ 最后一定要说谢谢。
大学生活,与同学朋友合宿不可避免。于是在合宿的日子里,虽然有时候犯懒,也时常警醒自己不要给他人造成麻烦或不便:
如果有舍友不熟悉的朋友提前拜访,会在群里提前说一声免得舍友不便;
尽量不在用餐高峰期占用公共厨具;
晚上九点后不再使用洗衣机;
音乐外放会在群里询问音量是否需要调小;
如若外出遇到朋友顺路开车载我回家,一定要站在门口目送对方开车离开且叮嘱路上小心,麻烦回家发个短信告知一声等等。
纵然做的不十分好,可也在尽自己所能。不是怕留下坏印象,而是担心给别人造成麻烦。
手机里存着这样一张照片:
问题:为什么向画师求画是不礼貌的?
一位网友答:我有这么一个原则,绝对避免向朋友请求在他的职业技能上帮忙。比如不会向画家求画,但如果他爱好音乐我可能会邀请他拉一段小提琴;比如不会向设计师要求帮我设计一下家里的装修,但如果他特别喜欢收藏红酒,我可能会请他帮我选生日宴会上的酒。这个原则的内涵在于:别人明确要收钱的工作上,你请求别人免费帮忙,等于直接找人家要钱。”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我便是这样的人。
有人问:那若遇到那些不敬你的人呢?
回::“不敬人者,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啥意思?”
“别颐指气使理直气壮的,我又不是你爹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