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北这片广袤且蕴含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土地上,“四好农村路”建设是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持续发力推动“四好农村路”的高质量发展,对于促进陕北地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意义深远。
一、加强道路建设,打造坚实基础
陕北地区地形复杂,沟壑纵横。要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优化道路布局。在建设过程中,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山地、丘陵等特殊地形因素,修建坚固耐用、适应地形的道路。比如,在黄土高原区域,采用稳固的护坡技术,确保道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稳定性。同时,注重与周边交通网络的衔接,让农村公路不仅成为连接村落的通道,更是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大格局的重要纽带。
二、提升养护水平,保障道路畅通
“三分建、七分养”,良好的养护是“四好农村路”持续发挥作用的保障。建立专业的农村公路养护队伍,定期对道路进行巡查、维修。在陕北,风沙较大且冬季寒冷,要特别注重对路面的防护,及时清理积雪、沙尘等影响道路通行的因素。采用先进的养护技术和设备,提高养护效率和质量。此外,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养护资金筹集渠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道路养护,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养护格局。
三、优化运营服务,助力产业兴旺
“四好农村路”的发展要与农村产业紧密结合。一方面,优化公交线路,增加运营车辆,提高农村客运的覆盖率和服务质量,方便农民出行。另一方面,利用农村公路的便捷性,推动农产品运输和销售。陕北的苹果、红枣等特色农产品可以借助完善的农村公路网络,快速运往市场,降低运输成本。同时,通过道路的联通,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让游客能够方便地进入陕北的特色乡村,欣赏黄土高原的独特风光,体验民俗文化,带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四、强化管理机制,确保建设质量
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的一体化管理机制。在建设环节,严格执行工程质量标准,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道路质量符合要求。在管理方面,明确各部门职责,避免职责不清导致的管理混乱。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农村公路进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道路状况和运营信息。同时,加强对农村公路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村民的爱路、护路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管理的良好氛围。
在 2024 年这个新的发展节点上,陕北地区应牢牢抓住“四好农村路”建设这个关键,持续发力,不断推动其高质量发展。通过加强道路建设、提升养护水平、优化运营服务和强化管理机制等多方面的努力,让农村公路成为陕北农村发展的致富路、民心路、幸福路,为陕北地区的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