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在此郑重声明,此秘籍不适合有钱人。适合对生活品质有要求和懂得享受生活的人。
这十来天不管线上还是线下,降薪裁员充斥着大部分人的心理生活,让我们倍增压力。每个人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手头开始紧了,面对每天必要的开支,又不能减少。
而老百姓又没有什么开源的方法,只有节流的办法,但为了孩子,生活品质总不能下降。在网上拼团,到处找打折优惠券,新商城开张………也算生活乐趣吧!
曾经看到一篇报道,说线上购物的份额只占线下的百分之二三十,但我们已经习惯了在网上买东西,逛超市反而成了娱乐活动、亲子项目。
昨天去逛超市,因为威某牌的消毒水用完了,超市标价98一瓶3L的,直接拿出手机搜某宝,优惠后89.9,感觉以前也就是六十来块钱,怎么现在变得这么贵了?现在为了赚钱都不要脸了吗?想了又想,不能助长他们这种歪门邪道,主要还是有种吃亏的感觉。
经过我深思熟虑详细的思考后得出的结论,超市的上家是各品牌商,而品牌商是不直接对应超市,中间还有个配送公司,再说他不可能卖货给我。
品牌商不可能只供超市,应该还有其他的渠道,想想每一个社区门口都有小超市,有品牌的超市肯定是配送,那没品牌的超市一定是自己去拿货,只能是每个城市的批发街。
打开手机搜索日用百货在哪里批发,直接导航走人。来到这老旧的街道,感觉暮气沉沉,没什么生机。不过我是买东西的,我管这些干什么?直接走进一家,没有装修像货舱一样脏乱差的铺面,开口问道:“老板,威某牌3L的消毒水多少钱?”
老板问:“你买多少?”
我回答:“就买一瓶。”
他说:“现在涨价了很贵,要55块哦。”
心中一阵暗喜,不明觉厉。
我觉得这里东西实在太便宜了,所以顺手又买了几瓶洗手液,再加两大包的抽纸,才花了130多块钱。
和老板聊天中得知,原来这里开批发行的都是他以前的同事,都是从供销社出来的。他们从不用出去招揽生意,企事业单位一直都是他们的客户,只不过习惯了上班,每天坐着看铺,像我这种一天也没一两个。
然后老板,很热情的又介绍你要买家私去哪里买,买粮油米面去哪里买,那些都是他供销社的同事,一辈子都是干这个营生,只不过以前帮单位干,现在帮自己干,东西没变人、没变。
想起那个统销统购的年代,人们去买东西,只能去供销社。
一直感觉消失的供销社,只不过换了个牌子,换了个门脸,一直在为我们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