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近期给我印象深刻的书,我想聊一聊《海胆》。我是比较喜欢看个人传记的,感觉在读别人经历的过程中,你能看到当时主人公的挣扎、放弃、奋斗、喜悦和成功,我从中获得力量,认识人性,亦感知主人公的悲欢离合。
《海胆》本不在我书单之列,却意外地闯入了我的世界,并让我迫不及待地开始品尝。
本书作者雷晓宇对我来说是个陌生的人,去网络上查询,也是简简单单的介绍:“曾学习纪录片拍摄,但一直在文字里打滚,先后供职于《中国企业家》《GQ智族》《创业家》等杂志,并为各报刊撰写专栏。对人物的兴趣渐渐覆盖对其他领域的兴趣,因为,见人如见己”。最后的那句—见人如见己,一下就击中了我,我感觉和她成为了朋友。有的人就算未曾谋面,但你仿佛就是知道,你能懂她。这是一种奇妙的感觉,也是一趟奇妙的旅程。
一般来说,读人物访谈或传记,往往洞悉的是被采访者的内心,但这本书,总共10人,有导演,有明星,有体育运动员,我看到的,是成长的挣扎,是寻找自我的艰难,是自我和超我的拉扯。让我感觉,这也是作者本人,也是我自己。
在作者最后写的跋中,她说到,人就是这样奇怪的动物:对于自己擅长的事情往往心怀鄙夷;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又往往羞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她做了7年的记者,开始感到厌烦,哪怕别人认为这是她的天命,她依然踏上了冒险之旅。而这10篇文章就是其冒险之旅的见证。所以,书中的人物是别人,亦是她自己。或者说,是将她自己的疑惑投射到了被采访者身上。
雷晓宇的眼光很独到,思想也深刻。她写人物,多了哲学和心理学的味道,关注的不仅仅是人物的成就,而是他们的内在世界。
她希望,“通过我这扇门,也许受访者能够把自己看得更清楚,读者能够把他们看得更清楚,也把生命的一些真相看得更清楚。也许不会有多少人记得我,但是他们经过我,能够去到更遥远迷人的地方。”对于我而言,我觉得她的目的一定程度上达到了。
她笔下的名人,是立体且丰满的。 正如她对于书名的解释:之所以取名“海胆”,是因为这十个人都和海胆一样:有尖利的刺,也有柔软的心。纵使如李娜,看起来很果敢,取得了很多成就,依然也有迷茫、脆弱的时候。纵使如朴树,别人眼中的天才歌手,却也不相信自己,暗自挣扎。可能也就只有刘晓庆,给人感觉一直蓬勃向上。但她也不是生来如此,也是经历过磨难,也曾承认自己的懦弱。所以,没有谁比谁悲惨,也没有谁比谁命好,就像up系列纪录片中的男孩,别人认为他的成就理所应当,但他最后才说,没有什么理所当然,别人看到的只是片面。父母离婚母亲单独抚养,缩衣节食供他读完私立学校,他通过刻苦学习获奖学金来继续学业,他也有自己的不易,靠的是自己的努力。
雷晓宇的笔触是犀利且精准的。在《刘若英》那部分,写到刘若英开始意识到父母逐渐老去,需要平衡家庭和事业时,她插上了一句:“人到中年,有时候会觉得自己是很多人的杨白劳。年轻时候欠下的债,一样一样要还。旧债还没还完,新债又来了。”你一下子就觉得中年那种上有老下有小悲催的形象就立在你面前。
她的眼光很独到,思想也深刻。她写人物,多了哲学和心理学的味道,关注的不仅仅是人物的成就,而是他们的内在世界。她大抵是崇拜李安的,她自己在书中也表示,研究李安甚多,李安拍的电影翻来覆去的看,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在文中,随处可见她对于李安电影中人物的评论和表达。我最喜欢的,是这一句:“我看弗洛伊德的《文明及其不满》,就知道,俞秀莲和玉娇龙既是真实的人物,也是抽象的表达,她们意味着文明的限制和本能的要求,而人就在这两个系统互相作用形成的张力中,继续活着,卧虎藏龙。”直击灵魂。
雷晓宇去台北看画家常玉《相思巴黎》的画展,展览上播放了创作者的一个纪录片,其中有常玉说过的一句话:“我这一生一无所有,我只是个画家。”雷晓宇看到这句话,只能流泪,不能动弹。她觉得,许多人的一生,他们拥有无数的东西,唯独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
愿我们都真实而热烈地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