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整本书的主旨是,心灵的成熟度决定了我们整个人的成熟度。
再前言:我相信这本书,大家或多或少都被推荐过,我也相信,多的是没有看下去的人。至于原因,看完你就懂了。
大家想一下,如果有天我们可以与自己对话,你会和自己说什么,会问自己什么问题。
好了,闭上眼睛5秒,大家想想自己会问自己什么问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比如我的问题是:
你为什么一直拖延症?
你为什么这么孤僻?
你可以每天都开心点吗?
在这里方便理解,我把与自己对话,对自己的思维/大脑对话,统称为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因为心智成熟,影响的是我们大脑的思维,看世界的方式,所以我认为,心灵的成熟度,决定了我们整个人的成熟度。
成熟
远非年龄增加这么简单。
问自己的问题有了,那自己知道问题的答案吗?比如我,我知道我为什么会拖延症吗?知道自己为什么不开心吗?那我又渴望融入社会这个环境吗?
我并不确定我的答案是否正确,有些问题我也根本没有答案,但是,可贵的是,人类在世世代代的探索中,有很多前人遇到这些问题,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看答案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我先回答自己,人之所以拖延,是因为拖延符合人性,因为努力、付出、执行这些词本身反人性,我们习惯享受及时的快乐,而非自律以后带给我们的推迟的幸福感。
明白了拖延是人性正常的表现,就能够明白为什么大部分人都没有看完这本书。
平心而论,这本书并不吸引人,没有悬疑,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调动不了多巴胺的分泌,也无法引起好奇。你的意识告诉你,你不想看这本书,或者你打开这本书就打瞌睡。
这些都是你自己意识的反应,身体只是配合了你的意识。
这是符合人性的,你只是做了一件服从本能的事情。
但是,人类发展至今,之所以能够成为万灵之长,靠的不是与身俱来的本能,而是理性、克制。
拖延和执行力中间,差的是自律,全面的自律。
而自律又从何而来?有人把自律写成大字,贴在墙上,每天看三遍,有人不停更换手机桌面,每天打开手机的时候激励自己。
我不否认这些可能是有一些效果,如果有人坚持读到这里,我相信,你在思考如何让自己自律的时候,你已经踏上了心灵成熟探寻的路,自律,靠的是自己认知的全面提升,靠的是心灵成熟。
在心灵成熟的过程中,我们会认识到,这个世界上,为自己负责的只有自己,选择自律或者放弃它,都是我们自己做的决定。
而自律,只是我为自己提出的一个问题,每个人问的问题都不一样,你们的问题呢?你有答案吗?
我不知道你们的问题,也不知道你们答案,我知道的是,我们提出的所有问题,不会脱离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就是你不可能问出,你潜意识里没有意识到自己有问题的问题。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像自私的人,在自私这件事开始,可能就意识不到自己是自私的,所以他无从问这个问题。
认知之外的,要自己主动为心灵提供成长的契机,我们从出生开始就不断在时间里留自己的痕迹,所有的经历构成了我们的认知,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地图,在这个地图里,我们按图索骥,如何吃饭睡觉,如何对待朋友,如何处理问题,如何自洽,每个人都不一样。
而,你的认知地图可能并不准确,但是你并不知道。
世界每天都在变化,科技发展,信息进步,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每个人的认知地图都要跟着更新。心灵成熟的每一步,我们都要自己走过去,即使,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希望你成为其中之一。
或者,有的人会反驳我,我不愿意心灵成熟,我过的很好。
或者,有的人告诉我,我生来就不愿意为自己负责,我有别人负责我的人生。
再或者, 有的人认为,我的人生已经如此,没有再改变的必要。
这些所有的形成也有原因,篇幅问题,我会在下一篇进行解答。
文章千字,不能尽原书精华的千一,想了解更多,还是很推荐大家去读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