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疫情之下经济与社会面貌》
此次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以及世界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现国内疫情希望曙光渐露,这段时间国内外发生了太多事情了,此刻不如细细捋捋,过启示或反思…
(社会生活层面):
一:保留适当现金流、负债率可控。很多人买房买车欠下了一堆债务,此次疫情导致很多人无法工作,还房贷车贷失去了资金来源;而在信用时代下,透支消费成为常态,现在的人特别是年轻的新生代更是信用透支消费的主力军,花呗、京东白条、信用卡、分期乐等更使透支消费愈演愈烈,如今现金流断了,或许连死的心都有了吧,更有甚者,有的家庭通过离婚,独自承担债务从而保全家人。
二:离婚率升高。此次疫情影响导致众多家庭矛盾滋生,通过多家权威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疫情期间离婚率远远高于结婚率。而随着新婚姻法出台,婚前财产保护日益完善,女方想嫁给有房有车的有钱人无可厚非,但万一有一天人家要离婚,房子车子存款会是你的吗?
自强才是王道…
三:提升职业技能,以防社会淘汰。疫情之下招聘需要大减,公司裁员风起,每年新增就业人数(大学生)增多(还好有国家出台政策缓解压力),如:销售工作、生产流水线…替代者性强,不可持续发展。
四:不要“重资产”要“轻资产”。特别是买房买车这样的重资产,不要急着,政策层面:房住不炒、房多人少(几十亿套房,十几亿人)、房地产公司倒闭那么多,而央行降息降准,但资金却不留向房地产,以及房产税、空置税等税收政策临近出台,炒房客估计心凉了大半,恒大,万达等房地产大亨抓紧去房地产化,积极转型中,你说房价还能不降吗?
(经济产业层面)
一:新零售商业模式逐渐兴起。从前电商兴起后大有打到最后一家实体店的势头,如今新零售却开始取代电商模式,新零售以线上线下结合新物流,整合资源,全新的一种商业模式,马云、雷军等纷纷布局。
二:疫情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目前各省公布的“基建”计划投资高达三十几万亿,以5G网络建设、新能源充电桩等新基建成为热点,新基建项目是不错的投资热点,传统铁公基对经济发展依然起重大贡献。
三:国务院下发(农村土地审批权)到试点省、区、直辖市以及农集体土地直接进入市场政策(少了政府这个中间商,地价会下降很多)。未来房价下降趋势估计会比较明显。农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权利下放到地方,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地方的财政压力,用地紧张问题,特别是对大城市,而三四线城市房价热度随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