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我镇深知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必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必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面推行和落实“林长”、“河长”制,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路径,是重要生态屏障、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务实行动。我们要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政治要义、实践要义、发展要义,保持战略定力,不断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一、建立“林长”管理架构,打造美丽山林。
结合现有林地实际情况,以村委会和重点山林为基本网格单元,对涉及18个村(社区),镇辖区内林业区域进行网格化管理建立"总林长一分管林长一村林长”的三级镇村林长网格化管理架构,进一步明确镇主要领导、班子领导、驻村干部以及村党组织书记各自权责范围,切实将”林长制”组织领导体系、治理体系落实到每个单元,为全镇森林资源管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成立镇级林长制办公室,在维持工作日常运转的同时,有效开展综合协调,政策研究,督导考核等工作,牵头协调组织执法检查、监测发布和相关突出问题的清理整治。一、开展专题学习。各级林长围绕各自的责任区域,进行研讨发言。二、召开专题会议。以森林防火为抓手,召开两次镇村干部大会,学习宣传《林长制工作方案》,镇村干部带头示范,做好宣传贾彻落实,并将林长制工作纳入镇重点工作,实行每周一调度。三是村组积极宣传。通过广播、村居民代表会议、微信群、横幅、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媒介,积极宣传林长制工作。对各级林长发放林长制宣传折页,各村林长对责任区域进行常态化巡查,让林长制宣传工作深入群众中去。四是做好林长公示牌宣传。全镇在重点区域和重点位置设立公示牌,向社会公布所有“林长”名单、管护范围、职责和联系方式,接受群众监督和举报,形成关心、支持、参与、监督林业资源保护和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建立“河长”管理架构,打造优美河湖。
我镇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开展美丽河湖行动,全力做好护水、管水、治水、净水和节水,全镇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成立楠市镇河长制办公室,明确镇党委书记和镇长为镇级双总河长,分管领导为镇级河长,负责日常事务处理。设河长14名,根据全镇15个河段,分设村级责任领导与村责任人,探索创新村级“121”河湖管护河长制模式,全,即成立1个河长办公室,建立2支巡护队伍,组建1支宣传队,层层落实职责,确保各项任务责任到人,建立了强有力的组织机构体系。重抓巡河治河。一是持续推进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清理整治,强力清拆破损危旧桥,全力保障河道行洪通畅。二是加大巡河力度,每季度召开全镇河长制专题会议,及时传达上级河长制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全镇河道管理工作,落实下一步推进措施。2023年至今,全镇累计开展巡河1408人次,其中镇级河长巡河616人次,村级河长巡河792人次,,有效推动了河长制工作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