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礼物,原本应该是令人高兴的事,最起码别人心里还记挂着咱,或赞许,或关切,或奖励鼓舞,或示以爱慕友好。
但是自我收到这件礼物起,便火冒三丈,当时就想把它摔碎泄愤,幸亏同事阻拦,又有他人在场不好发作,以至压抑到现在,事情过去一周了,仍然抑郁难平。
因为我收到了一个2012年版本的surface,已经被人用了四年,而且键盘不灵敏,除了体积小一点,其他性能都比我家现有的几个电脑差。
事情还要从头说起,作为一个写作爱好者,一个有文字功底的人,帮别人写各种各样的发言稿是常有的事,原本朋友相互帮忙,理所应当。毕竟人活于世,难免不了求人办事,能被人所用也是自身价值的体现,说不定咱什么时候就求到别人。自写作以来,我从未拿自己的作品去蹭吃喝,或者谋利益,纯粹当做爱好,如果当成赚钱手段,反倒写不出好的来。
我为这个送礼之人写过或者改过多少稿子,我已经记不太清了。同事看我整天背个电脑上班下班,人五人六的,甚至中午还在办公室伏案写作,废寝忘食,以为我是赚钱或者赚粉。 他们经常问:你是不是在兼职?他们每个月给你多少钱?我都摇摇头,朋友帮忙,哪能要钱。经常一篇稿子改无数遍,甚至不懂的地方还要查大量的资料,很多没见过的术语还要一个个查其含义,有一句话叫“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对于内行人,写起来或许轻而易举,对于外行可是举步维艰,但是我没有推辞过,我把他当成一种历练,一种信任,甚至一句肯的话定就让我很满足。
八个月前,此人说要送我一个电脑,我很开心,感觉这是对我写作能力的肯定和工作的奖励。我就像一个小孩一样把别人随随便便说的全当真。又过了几个月,没有丝毫动静,我问:“我想买个IPad,不知道用来写作方便不?”此人说:“你先别买,苹果公司11月份新款iPadPro要上市,到时候我送给你”,我在网上搜了一下,查看各种参数,价格在5800到7800之间,觉得这么贵重的东西送给我,好开心。于是我开始有了更深的期待,为他写稿子也更用心了。时间又过了两个月,到了元旦,此人对我说,我送给你个IPadmini祝贺你职称通过,我又上网查了一下,感觉并不适合写作,价格当然也无法与iPadPro相提并论,于是我提出要一个macbook,我征求了很多人的意见,爱好写作的朋友几乎都一致推荐。结果他说:“我听说surface不错,可以用外接键盘和鼠标还有写笔”,我对他的话一向是信任的,也是敬慕的。于是我又上网查,销量不高,价格却不低,尤其是最近出的surface pro4,评价很一般,我很纳闷为什么会给我买这一款。又过了一段时间,他说家里买了surface,老婆接受不了新事物,不愿意用,可以送给我。这句话让我心凉了好一阵儿,原本买礼物送人, 要考察收礼人的需求,同时要咨询、比价、挑选,这都是要费一番心血,礼物比钱更让人感激的一点就在于此,因为送礼人倾注了时间、精力和情感。一听说是别人不用的旧东西,我便有点难过,告诉他我不要了。但是后来自己也想明白了,既然很贵重的东西,老婆不用,送给别人也舍不得,大约还是看重我的吧。
没想到收到电脑后,里面有大量的从2012年到现在的工作资料,边角地方还有很重的磨损痕迹, 键盘还是坏的。此款电脑已经停产一年了,市面上新的也不过1580块钱。感觉被人当乞丐打发了,被骗的像个傻子,难道我买不起电脑吗?难道我家里没有吗?这比当面羞辱我还要难堪。
记得初中时学《羚羊木雕》,说一个小朋友把父亲从非洲带的贵重礼物送给了小伙伴。妈妈知道后非常恼怒,联合爸爸一起逼他把羚羊木雕要回来。他于是非常痛苦地去讨要,小伙伴的妈妈也责怪小伙伴不该收这么贵重的礼物。
当时老师讲中心思想:大人眼中只有利益,小孩的友谊才单纯。不过今天再看,我觉得未必是小孩友谊单纯,很可能是,小孩对物质价值的认识太模糊。小朋友送给六六一颗糖,六六就把我从日本带回来的100多块买的电动牙刷送给他,两个小朋友都特别开心。但是孩子们翻脸是很快的,刚送出的礼物,马上就要回来是屡见不鲜的。或者几年之后,知道它多值钱又后悔。如果未来后悔了,再说小孩的友谊纯粹就虚伪了。
乡下一个朋友开挖掘机,挖出了一个陶罐,于是他拿到搞古玩的朋友那里去验货,对方告知不值一文,他于是就把陶罐随便扔在家里,让小孩子们装水玩。后来,一亲戚去他家玩,无意间发现了陶罐,想拿回家玩,朋友欣然允诺,反正也不值钱嘛。结果这个陶罐后来被鉴定为宋代陶罐,卖了几万块钱,两家因此大打出手。
所以 成年人的世界不能像儿童世界那般幼稚,大家都懂得事物的价值,就要遵循一定的价值规律。当然千里送鹅毛的事情也是值得歌颂的,因为缅伯高送给唐太宗的这个“鹅毛”礼虽小,但是他不远万里艰辛跋涉的虔诚和臣服之心,这都是附加在礼物上的情感,情义无价。但是很显然,我收到的礼物无论情感价值还是物质价值,都微乎其微,远远低于我的预期,而我的预期是如何来的?
佛家讲菩萨度人的四摄法之一布施摄:“谓菩萨以财、法二种布施摄众生也。若众生乐财,即以财施摄之;若众生乐法,即以法施摄之。众生既蒙二施利益,因是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布施摄。”布施的菩萨想度众人,先要让他们亲其师信其道,亲信的前提就是以财和法诱之。如果“众人”原本有清净之心,你却用财去妨碍她的清净,激发她的贪心;她起了贪心,而后你又不舍施与,这又激活她的瞋恚心;你在布施与否之间摇摆不定又让她起了疑心,怀疑你的心。这有违布施之道,想要从小乘修成菩萨道就要度过布施河,不仅要舍财还要用智慧,两者俱无,又怎能修成菩萨,怎能让众人亲师信道,让众人唯命是从呢?
众人原本修行就不够,很难理解菩萨的苦心。人常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我了解你的过去,所以我理解你的现在。佛法虽然也讲慈悲、可是祖师又有两句话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
菩萨不愿布施钱财,按照“佛度有缘人”这种话来说,大约人与佛之间真是无缘吧。
有篇文章叫《人性不可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