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你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是否还记得这一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慢慢成长后,你会发现对孩童时处境没有办法不同情。
当你意识到存在“知识的诅咒”,或者换个说法叫认知的诅咒。可以想象,那些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他们经历了多少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的场景。而,他们却想用简单的一两句话就让孩子们感知到他们所认知的世界,简单粗暴地上来就是对与错。孩子们的认知里是空白的,他们没有进入过大人们的世界、没有经过洗礼,怎么会有那般的情感的反射和画面感。
当“老人”们用自己的认知去覆盖孩子们的认知,是不可能实现的。你知道了,就没有办法想象不知道的人为什么不知道;那同样的,不知道的人也没有办法想象知道的人到底知道的东西具体的感受。中学那时,经常看读者文摘,里面总有许多有关教育的故事。聪明的长辈并没有直接告诉孩子,生活的艰辛是什么样子。而是让孩子去采石场,跟着大人们去干活,让他们去体验赚钱的样子。活生生的亲身体会,那么具体、情感上是那么真实,这才是真正的认知传递。
平常在工作中,经常遇到讲述一些东西,领导或者同事没有办法领会,我们通常的做法是——举个例子。破除这种认知的阻碍,举例子就是把对方拉到一个具象的世界,让彼此进入共通的认知区。
到此为止,我就是利用了“知识诅咒”这个认知,引领你的思绪跟我一起走到下面这个我想讲的东西。
不论是说话,还是写作。我们来定义一下什么是有效沟通——从已知开始走到未知,从简单开始理解复杂。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直接解释什么是“从已知开始走到未知”;要破解“知识的诅咒”就得创造一个你和对方可以共同认知的空间。